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脓毒症(Sepsis)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据报道,ARDS病死率为25-75%,脓毒症病死率随病情严重程度变化差异大,脓毒症最高可达30%,重症脓毒症最高可达50%,脓毒性休克最高可达80%。研究ARDS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望促进临床研究诊疗活动效果的评估以及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一个高质量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ARDS/Sepsis)数据库可以为将来开展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开展不同疾病的研究、分析疾病特定的发生发展模式、发现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新药开发,并可能影响健康决策等。长期以来,我们诊治了大量ARDS、脓毒症患者并协助世界上很多大型研究收集了部分ARDS、脓毒症病人的资料,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数据库专门管理珍贵的临床资源。我们在临床上的诊疗活动遵循国际指南,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使一些高年资医生的优秀的临床经验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本文通过阐述我们采用研究电子数据采集(Research Electronic Data Capture,REDCap)建立ARDS/Sepsis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望促进临床研究及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 目的: 1、采用REDCap建立ARDS/Sepsis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达到数据存储、方便将来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目的。 2、通过收集和使用已纳入数据库的67例ARDS和脓毒症患者的资料以证明本数据库的有效性,并通过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以初步探讨 ARDS和脓毒症的疾病特点。 方法: 1、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设计ARDS/Sepsis数据库结构,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诊疗手段、实验室结果、临床结局和随访6大部分,信息工程师使用REDCap编写项目程序。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后录入临床资料,并进行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数据库管理等。 2、筛选纳入2003年1月—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和脓毒症住院患者,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点,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白细胞数、氧合指数、乳酸、降钙素原、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天数、ICU死亡率以及30天死亡率是否有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1、ARDS/Sepsis临床数据库界面直观友好,操作简便快捷:病人记录状态栏用红、黄、绿、灰四种颜色的按钮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数据状态,单击任何一个图标马上切换进入相应的编辑界面;管理员可增加新用户并限制其访问权限,有利于数据库管理和保障数据安全;利用API可顺利导入、导出数据,数据还可灵活导出为多种形式以便于统计分析;数据库有简单的统计分析能力,还具备内置项目日历和、报告工具等多项功能。 2、本次数据库目前纳入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ICU就诊的ARDS和脓毒症患者共67例,其中45(67.2%)例为脓毒症患者,14(20.9%)例为ARDS,8(11.9%)例为脓毒症合并ARDS。在67例患者中,脓毒症患者(n=45)的30天住院死亡率为48.9%,ARDS患者(n=14)为28.6%,脓毒症合并ARDS(n=8)为37.5%。其中,22位脓毒症组患者(48.9%)、4位ARDS患者(28.6%)及3位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37.5%)于ICU住院30天内死亡。整体来看,ARDS、脓毒症死亡率较高,但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尚未筛选出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我们应用REDCap建立和管理了一个详尽的ARDS/脓毒症数据库,有利于连结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可以为将来发展其他数据库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但目前纳入数据库的患者数量较少,需要继续扩大病例数量以更好地分析疾病特点,方便将来进一步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