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何以留任:特征、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苏北S县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如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这将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乡村教师铺设在地化发展道路,并进一步促进“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的乡村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聚焦于苏北S县乡村教师得以留任现象,运用观察、问卷、访谈和实物收集等方法开展多方面调查,并以推-拉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和组织嵌入理论深入分析其留任的特征、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乡村教师的留任特征为:八成以上乡村教师有留任意愿;兼具“向城性”与“返乡性”;学校所在地区离县城越便利,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越强烈。第二,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动因为:乡村教师力求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寻求相对安全,以应对当下风险社会所带来的存在性焦虑,从而能够积极追寻理想自我的实现、促进自身个体化的发展;乡村教师基于“方便照顾家庭、工资待遇与所在县城教师基本相同、工作相对轻松”等工具理性和“积累学习经验、促进专业发展、理清职业规划”等价值理性而选择留任所在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的相对安全保障和服务期限等方面的规定性限制与乡村教师津补贴、提供住宿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增强了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拉力。第三,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过程为:乡村教师通过积极承担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责任来应对“迷茫漂泊感”和积极参与学校长期开展的共同行动或事件与共享情感状态逐渐生成“集体意识”以增强其高度的组织嵌入感;乡村教师与所在乡村学校场域的互动中不断生成复杂交互的关系网络,既有限制其离职的制约性因素,又为其提供内心的诸多依附,从而使其高度嵌入其中而相应地“束缚”其离职行为;服务期限、年龄限制、考核严格等方面政策的规定性限制以及在其基础上的县域内教师流动、调动等弹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拉力。第四,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影响因素为:在方便照顾家庭的基础上期望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对工资待遇整体满意基础上期望提高乡村教师津补贴和临聘教师工资、在聚焦于教育教学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期望削减非教育教学任务等方面对于乡村教师选择留任起着奠基性作用;学校位置及交通、住房条件的相对便利、注重校本教研活动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学校管理、投入乡土情怀且获得教学成就感的教学风气等方面对于乡村教师选择留任起着主导性作用;受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乡土社会关系的影响促使乡村教师主动承担起扩展的社会责任,当地政府为乡村学校提供的实质支持增强了乡村教师在组织中的高度嵌入性。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进一步得出苏北S县乡村教师选择留任的启示:在个体之维,滋养乡村教师的关心品质,加强其与乡村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乡村教师的教学勇气,注重其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与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相匹配;培育乡村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运用地方性知识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校之维,增强人文关怀,保障乡村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凝聚共识,组建乡村教师实践共同体;赋权增能,鼓励乡村教师基于共同愿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政策之维,采用逆差序的待遇补偿机制,提高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的补助标准;实行本土化乡村教师选聘机制,优化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机制;统筹制定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培养乡村教师公共身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于农业植保、消防、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建筑、测绘等方面。无人机技术在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工程检测行业的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做简述,针对工程检测行业中的运用现状,从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建筑物外立面检测、混凝土缺陷和钢结构缺陷检查四个部分阐述了该技术的运用现状,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e L1 transfer to L2, such as phonotactics and stress, appear to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erasability through training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attempt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期刊
目的 了解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常见的方案偏离(PD)并探讨预防和减少PD的措施,为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关于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的通告》《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E3、ICH E6(R2)等法规为参照,对笔者2017年3月-2022年2月负责管理的相关项目中上报的PD
<正>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性、创造性地实施课程。”[1]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二度开发教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资源,形成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面对时代、课标、教材、学生的诸多新变,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的改变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正>202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彼时距离上一次展出这三幅煊赫巨迹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这次展览因为种种原因,虽然不像以前那样观者如堵,但依然盛况空前。为了让所有观者都有机会看清楚每幅画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定了观赏的路线和每人在画前驻足的时间。据说观者在展场行进时,流连最久之处是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悬挂之处。《溪山行旅图》确实是其中最
期刊
HTC VIVE Cosmos设备和系统是一款全新的沉浸感虚拟现实眼镜和手柄。解决了旧版HTC VIVE设备存在的定位器基站难以安装、虚拟现实眼镜使用时无法翻开、显示屏幕清晰度不够等问题。研究了基于HTC VIVE Cosmos设备,设计制作了一款适用于新设备代码接口的沉浸感虚拟现实展馆。针对虚拟现实展馆模型精度不够高、展馆内不能播放视频、没有虚拟导览员等问题,研究了一系列解决方案:纹理映射技术、
<正> 近二十年来,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应用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归功于紫外(UV)检测器的出现。UV检测器的使用方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可以采用梯度洗脱等特点使紫外法检测成为HPLC最基本的检测方法。遗憾的是,分析化学家感兴趣的许多物质并没有强发色团,因而不容易用紫外光度计检测。通常只能用低紫外波长的吸
期刊
全息影像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兴技术。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除此之外,我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可供展览的场所和事物,展馆设计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全息影像技术运用在展馆交互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有助于现代城市展览馆的创新设计。本文重点分析了全息影像技术在城市展馆交互设计中的优势以及实际运用,以期为全息影像在城市展览馆交互设计中更广泛的应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道德素养的高低,不仅与其自身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还与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下教育界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体育课程具有其他课堂所不具有的优势,应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啦啦操运动由于其形式灵活,且趣味性十足,近年来在高校中广泛流行,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学生能在参与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
随着我国“助农惠农、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等政策的推进实施,我国农民收入呈现逐年提高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农民根据自身住房需求新建住房,还是经过国家危房改造鉴定后需要拆除重建,农村房屋建造活动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在农房建设过程中除需要按规定对建设用地向政府进行申请获得审批外,剩余部分基本为户主自行聘请“施工队”或组织施工工匠进行建造,整个建造过程主要由户主自行监督,无法获得有效监管;加之施工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