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逌是北宋艺术思想家、艺术作品收藏家和鉴赏家,主要活跃于北宋末期。北宋时期理学思想兴起,庄禅思想受到统治者和文人的重视,形成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存的局面,北宋文人浸润于三家思想中,在相互交游时产生各自的艺术思想。同时,此氛围下的文人画思想也是北宋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统治者重视艺术发展,推崇画院制度与书院制度,宫廷之中收藏许多书画艺术作品,董逌多年从事官方书画点校工作。董逌的艺术思想中具有浓厚的的生命意识,既主张艺术对宇宙万物生命的表达,又要求艺术主体在进行创作和鉴赏时以个人生命进行艺术观照。董逌追求艺术之道,认为万物皆有生命,“气”、“天机”、“生意”等体现这一观点,儒家、道家和佛家都有各自之“道”,艺术之“道”是让艺术彰显天地万物的生命力。天地万物由气而生,以一气运化气贯注于艺术生命中,动静之间艺术的生命灵活呈现;“生意”、“天然”和“生理”的背后是董逌的生命意识,“天机”是生命力迸发时的最佳状态;董逌借庄子的技进乎道传达个人艺术思想,他认为艺术家在技巧上有量的累积才能有质的飞跃。董逌认为,艺术主体天地万物中游荡,首先要心中虚静,既而眼观万物、亲近自然,将个人生命放乎天地间。心中虚静,虚静而后神定,神定者妙解。艺术主体要以己之生命合乎物之生命,发挥自身主动性,观察物之外形,经常登临探索,积好在心,同时也要妙于形似,不以形似为艺术创作的目的;艺术要穷物之理、尽物之性。穷理的目的是为了尽性。董逌的艺术思想被后世文人传播并接受。元明清三代皆有董逌著作的抄本及刻本,从一些文人的著作中也可以出他们对董逌艺术思想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