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与语用能力及意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一种恰当、得体地使用目标语的能力。语用意识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语用能力的发展。语际语用学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是关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前人主要在描述语用能力及探讨语用能力和语法能力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而对于影响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发展因素的探索才刚起步。本论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在中国外语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意识与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对语用发展有更深的理解并为教学中语用意识的培养及语用能力的提高提供启示。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语用意识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西南地区一所高校的180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参与了此项调查研究。受试完成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是Oxford的学习策略问卷,另一份是修订后的Bardovi-Harlig & Dornyei的语用能力及意识问卷。数据收集后运用了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显示,被试的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属中等水平,他们的语用能力水平相对比较高;(2)男女生在记忆、认知、情感、学习策略总分及语用意识程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记忆、认知、情感、学习策略总分上均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语用意识程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语用能力与语用意识程度显著正相关、它学习策略总分之间显著负相关,语用意识程度与学习策略总分显著负相关;(4)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语用能力和社交策略对语用意识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在对学生的语用意识程度影响的路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习策略和语用能力都对语用意识有影响,语用能力可能是个中介变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在外语坏境下进行语用学习和语用教学的一些启示并对培养语用意识和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人与人的差距的分水岭,不在八小时以内,而在八小时之外。也有人说,八小时以内,看怎样工作;八小时之外,看怎样做人。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对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辩证地理解:一是
期刊
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信息量急剧增长、知识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必须转向培养大学生获取、选择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归
1引言近年来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加强,替代泡沫塑料类食品容器的铝箔制品发展异常迅速,小至火柴盒大的点心盒、蛋糕托,大至烧烤盘以及炉具防风(猛火)罩,真空保鲜包装袋等。常见的类型
概述了 2 4节气气候变化的阶段特点 ,认为 2 4节气是六气深化的体现 ,节气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一些时令急病 ,同时亦可诱发一些慢性病证
前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丹麦Kehlet最早提出了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后,外科治疗理念就在逐步发生改变。FTS理念措施实施的目的是减轻围手术期病人的手术创
巴金在中国文坛上是不可替代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没有哪一个像他那样通过对一系列独特的悲剧性男性形象的塑造,提出了中国男性精神解放的重大课题,并由此触及了中国以“孝”为
7数律 ,不仅可用于女性生殖生理过程的分类 ,而且也用于月经周期中的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 ,以及妊娠期、产后期的生理病理分类 ,是具体客观地制定诊断疗效标准的重要
对晚明白话短篇小说的再认识柳依晚明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时期。从天启元年(1621)冯梦龙刊行《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起,到明朝灭亡时(1644)止,前后不过二十多年,晚明文坛
本文以某石油管道工程竣工验收为例说明了输油管道竣工验收的调查范围和重点、资料收集与调查方法。
探讨两种水引发技术(引发24h,引发后回干24h)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草种子的发芽情况、抗逆性、地上部分与根下部分长势。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