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已经无法再建设新的城市公园,现有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微型绿地将普通的城市公园化整为零,经过“拆分”,“融解”在城市环境中,是城市中建筑、道路与景观结合的最直接的形式,突破了传统城市公园占地面积上的限制,缓解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的矛盾,成为了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开放空间类型之一。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论述发展与转型,主要总结了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我国城市公园向微型绿地转型的过程以及原因,强调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对于城市公园转向微型绿地的引导性作用。第三部分为实地调查研究,通过理论结合实际,针对石家庄市中心区内五个微型绿地从场地概况、空间设计、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为设计原则及策略,通过总结与归纳调查研究结论,分别从活动空间、边界、道路、生态与安全和公共设施这几个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来阐述城市中心区微型绿地的设计原则和对策,尝试构建以“日常生活”为核心的微型绿地设计思想。微型绿地的设计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原则,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贯穿设计的始末。希望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对城市中心区微型绿地的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对促进城市居民在微型绿地中的活动与交往尽些许微薄之力,对构建美丽中国和美丽城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