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安全是城市居民进行各种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基本保障,安全保障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首要要求。火灾具有频率高、危害性强的特点,一旦发生容易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消防工作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伴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的急剧提高,消防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缺乏消防专项规划、消防站建设滞后、消防道路不畅通等。基于该情况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对消防站的布局优化进行研究,评价现状布局,构建定位配给模型提出优化方案,对呼和浩特市消防站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和消防站的选址研究进行查阅、梳理,学习国内外学者对选址问题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其次,对研究区的火灾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火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区分为火灾发生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接着构建基于呼和浩特市路网的网络分析模型,对现状消防站进行可达性评价并说明消防站责任区覆盖情况;然后,根据消防站选址原则限定响应时间和行车速度,构建呼和浩特市消防站选址模型确定设施数目和位置,运用p-center模型结合火灾风险分级情况划分责任区;最后评价整个选址和责任区划分方案,评价结果显示整体救援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现有消防站十座,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该区域消防响应时间均在5min内,二环外的城郊区消防设施缺乏,消防响应时间均超过5min;消防站责任区面积普遍过大,只有玉泉三中队责任区面积为6.3km~2,其余均在9km~2以上;研究区火灾发生高风险区98%可以被消防站责任区覆盖,中风险区覆盖情况较差,35%的中风险区没有被覆盖,低风险区完全未被覆盖。(2)构建选址模型利用GIS软件提出优化布局方案。首先基于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和最大化覆盖模型,提出研究区内新增13个一级普通消防站和9个二级普通消防站,设施点位置由模型生成后结合路网实际情况确定;然后使用P-中心模型为消防站划分责任区,根据火灾发生风险分级对责任区调整,城市中心区火灾风险相对较高,划分的责任区面积均符合4-7km~2的要求,城郊区火灾风险较低,在满足5min响应时间要求的前提下责任区面积适度扩大为10-20km~2。(3)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优化后的消防站布局方案覆盖比率提高了29.22%,平均响应时间从6.83min缩短为3.05min,责任区平均面积由原来的28km~2缩小为9km~2,整体救援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