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还受“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束缚,企业自营物流现象严重。物流不仅不能成为竞争优势和利润源,反而成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障碍。第三方物流是指是指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又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第三方物流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虽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其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为我国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制造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理论基础,第三方物流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体现。核心能力理论认为组织应当把非核心能力外包出去,因此,本文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体系,并指出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体现在其物流业务上,而是体现在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其营销能力上。因此,应将作为企业辅助能力的物流从企业内剥离出去。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选择第三方物流,交易费用理论为企业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企业根据物流自营成本和第三方物流成本之间的比较做出适当的选择。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对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接着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作了一个总结,在第三方物流下,对我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前景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