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表面上NH3催化分解与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H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经济的手段将它们转化或者消除。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具体方法,催化氧化与催化分解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手段,研究结果显示,NH3氧化生成N2和H2O是消除NH3污染的一个好的途径,催化分解更是消除NH3并得到高纯度H2的一条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重要途径。因此NH3在金属Ir表面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无论将NH3通过分解或者氧化转化为N2、H2或H2O,并从原子水平上寻找他们的反应路径,Ir都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slab模型下,研究了NH3在不同Ir表面上的催化分解与氧化行为,结果表明:(1)在Ir(100)表面上,NH3的3a1轨道与Ir的5dz2轨道间的相互作用是NH3稳定吸附于顶位的主要因素;NH2的3a1和1b1与Ir的5dyz态的混合使得NH2稳定吸附于桥位;NH的3a1和1a2轨道与底物Ir的5d z2之间的重组是NH吸附于四重空位的主要因素。在NH3的逐步脱氢反应中,第二步脱氢反应活化能最高,是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而NH2脱氢和加氢活化能都比较高,因此NH2是此表面最稳定物种。(2)考察N-N键形成机理,结果发现,逐步脱氢不是NH3在Ir(100)表面上分解的唯一通道,NH3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分解:(3)在Ir(110)表面上,NH3优先吸附于顶位,而NHx(x=1、2)、N、H等均优先吸附于短桥位。在NH3的逐步脱氢分解过程中,N-H键的断裂要比N-N键的形成容易,N2分子的形成是NH3脱氢分解的速控步骤,而NH是该表面上的主要稳定吸附物种。能垒分解表明,反应物的几何形变、反应物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过渡态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反应的发生,是构成活化能的主要因素,而过渡态中的物种与表面之间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的主要因素。(4)在Ir(111)面上,NH3的吸附机理类似Ir(100)和Ir(110),NH3通过其孤对电子与底物金属原子的s、d轨道相互作用而吸附于顶位。NH2稳定吸附在Ir(111)上的桥位,主要是由于其3a1和b2轨道与金属Ir原子的5dxz的相互作用,同时b1轨道也与5dxz有微弱作用。NH的1a2轨道与金属Ir原子的5dxz和5dyz轨道的作用使NH稳定吸附于三重空位(fcc)位。NH3的N-H键的断裂活化能较高,N2形成的活化能非常高,因此,NH3在此表面是分子性吸附,与Ir(100)和Ir(110)相比,脱附比分解更容易。(5)在Ir(111)面上,当NHx(x=0、1、2、3)与O、OH、H2O共吸附时,最优共吸附位置显示:O均吸附在fcc位,OH、H2O均在顶位,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NHx与O、OH共吸附时的相互作用是促进了它们在此表面的吸附,NHx与H2O的共吸附作用削弱了彼此在表面的吸附。当O、OH共吸附于表面上时能够促进NHx(x=1、2、3)的N-H键的断裂,并且最终能得到无污染的N2和H2O,其中,NHx(x=1、2、3)与OH的反应的能垒较低,反应更容易进行。
其他文献
采用硅油-水双液相富集体系,以蒽为富集碳源,从原油污染土壤富集分离多环芳烃降解菌,分离出1株能降解菲、蒽、荧蒽、芘、苯并[a]芘的细菌,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背景、两次转向和近年来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回顾
美国半数以上的产品责任诉讼都与产品存在警示或指示缺陷有关,尤其彰显该领域法律的重要性。当产品被确定存在警示缺陷后需要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去追究相关者的责任。我国目
马尔代夫政府每隔几年都会举行海岛25年开发权的招标活动。投标文件还包含一个度假胜地的建筑提案和概念。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发展环境友好型、敏感的生态理念和4个不同岛屿的
苯并口恶嗪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性能,其高热态强度和阻燃性也使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双酚A,甲醛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苯并口恶嗪树脂。通过红外和盐酸羟胺法
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并不意味着已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但其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巨大,因此它变成了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治理结构性物价过快增长,不能仅靠传统的升息等抑
牛瘟是一种对牛危害极大的疾病,死亡率高达95%以上。本文讨论了牛瘟的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牛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牛瘟的诊断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防
进入2008年,物价上涨的隐忧越来越浓。有专家预测,春节之前的集中采购将影响今年一季度的CPI,由于采购主要集中在肉、蛋、蔬菜等食品上面,将迎来新一波农副产品的涨价高潮。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原体能感染大多数禽类和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表现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等多种临床症状;在禽类,不同血
根据浙江省迷你甘薯收获的实际情况和甘薯收获机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丘陵山地甘薯收获机,并对不同品种的甘薯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机收的甘薯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