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法律观探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又提到了新的高度,人文主义法律观也被重新提起。本文对人文主义法律观的探讨,是建立在西方和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这双重的维度的基础上的,通过阐述西方人文主义法律观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试图吸取二者的精华,并将二者融合运用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构建之中。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历史的层面对人文主义法律观进行探源。既然想要概括出人文主义法律观的涵义,那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对人文主义的解释。在历史长河中,对人文主义一词追根溯源,如果仅局限于这一词汇,那显然找不到它的踪迹。探寻人文主义的思潮,可以从古希腊找到——伴随雅典民主制的发展,神意开始遭到质疑,人开始成为城邦治理的主体,人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可以说古希腊发生了第一次人文主义法律观的变迁,意义重大,但是最终缺乏制度性的肯定而走向了衰败。到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法律观得到了丰富地发展,在前期的主要观念是弘扬人性,后期则是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内容的人文主义法律观。虽然在当时人文主义法律观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催生了古典自然法学的权利学说,为近现代法律制度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国人文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开始于殷周,在春秋百家中的哲学中发展很大,但是无论在奴隶制还是封建专制下,中国的人文思想始终摆脱不了阶级束缚,封建色彩浓厚,并存在很大的缺陷——政治依附性、群体性、身份性和直觉性,从而使得人治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了法治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第二部分开始把人文主义法律观进行概括性的理论研究,试图总结它的涵义及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人文主义虽然概念宽泛,但是仍存在自身独特的涵义,是区别于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概括人文主义法律观的涵义也是一项吃力的课题,通过对人文主义法律观与“人”,与法律,与科学,与人权这四方面的关系来探索人文主义法律观的基本内涵,从而分析其核心的理念在于——尊重人的尊严,保障人的需要和发展,自由至上,维护平等和权利本位,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文主义法律观念。本文的第三部分则回到了现实的中国,这是理论探讨的终极价值体现,也是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无论是探寻人文主义法律观的本源还是总结它的涵义,其目的地更好地分析人文主义法律观对中国产生的不可比拟的现实意义。人文主义法律观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催生了“以人为本”现代法律精神,并丰富完善了人权制度,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律信仰的生成与培养,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指引当代法学教育的人文性。
其他文献
所有权保留制度被各国法律制度所认可,在实践中被频繁使用,但我国对此制度的规定极为有限,为了更好的平衡各权利人间的利益冲突,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各国关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可保障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接着阐述了高校体育教
通过分析Cichoń,Klonowski和Kutylowski提出的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发现该协议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进而提出了两个攻击算法,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算法以协议中的置换为目标,试图从特殊的置换入手,逐步找出协议中所使用的特定置换,进而成功的对协议进行攻击.
利用含缺陷流变性物体的材料破坏理论,采用显微技术对高聚物蠕变条件下的银纹损伤引发和演化进行了实时在线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损伤变量的定量观测,得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银纹损
很多中职体育老师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效果不佳,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影响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
近二十年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不断发展和成熟。为了满足各个领域对业务过程自动化和执行效率的要求,商务工作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商务工作流系统也不断涌现。商务应用
近些年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在于怎样更好地改革创新,为更好地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加大力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增长。本文利用查找文献的方法,总结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
财务报告舞弊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财务报告舞弊的存在已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据美国注册舞弊调查师联合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许多译者试图通过翻译古典文学作品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因为中英文化的差异显著,所以如何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