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床旁动态脑电图监测与小儿颅内感染预后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连续动态监测颅内感染小儿的床旁动态脑电图(EEG),记录病程中动态脑电图结果和变化趋势,分析不同脑电图异常表现的临床预后,探讨连续床旁动态脑电图可否作为估测颅内感染患儿神经系统预后的早期指标。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33例颅内感染患儿,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为1个月至14周岁。分别于入院48小时内、第7天、第14天、第30天监测其床旁动态脑电图,记录脑电图异常表现及例数,以计算每次监测阳性率。根据研究对象离院时临床转归不同,将预后分为:好转治愈、恶化及病情无明显改变三个级别,并分析脑电图变化趋势与离院情况关系。   结果:   颅内感染早期动态脑电图多呈现慢波、棘慢波、尖慢波、间断低电压等不同改变。本研究中共有13例患者以意识障碍和(或)惊厥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首次脑电图监测阳性率92.30%。病程中若慢波活动逐渐减少,频率由慢变快,波幅由低变高,提示脑功能恢复,本研究中8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阵发痫样放电次数减少或转为慢波,临床上多表现为抽搐次数减少,抽搐间期延长;反之,慢波活动持续不变,波幅降低或变为电静息者,则常常提示脑功能恶化,预后不良。持续阵发痫样放电常常提示频繁抽搐,需持续镇静及应用抗癫痫药物可能性较大。异常波形持续不恢复,提示脑功能障碍时间越长,恢复正常难度越大。   结论:   动态脑电图变化趋势可初步反映颅内感染病情进展,同时可作为评价神经系统预后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跟腱胫骨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26名诊断为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同种异体
目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高雌激素和激素代谢的不平衡有密切关系。长期的持续的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的暴露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雌二醇属于内源性雌激素,在女性激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