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及其超声检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主要因素之一,其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粘结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粘结传递两者之间的应力,粘结作用的退化会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力学性能的降低。因此,研究锈蚀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性能,以及对锈蚀钢筋混凝土不同阶段的损伤测试,对于评估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的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通过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以及非线性超声测试试验,分析验证了非线性超声技术在锈蚀钢筋混凝土测试中的适用性和敏感性,研究了箍筋间距s、保护层厚度c和钢筋锈蚀率ω对粘结滑移性能和非线性超声特征参数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箍筋间距s、保护层厚度c和钢筋锈蚀率ω的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并利用ANSY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拔出试验研究了钢筋锈蚀率、保护层厚度以及箍筋间距对极限粘结强度影响,并建立了反映不同因素影响的极限粘结强度经验公式。结合规范和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不同锈蚀率、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通过内贴应变片,研究了钢筋应变和粘结强度随钢筋锚固位置变化的关系,建立了锚固位置函数。(2)基于本文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Beam188钢筋单元、Solid65混凝土单元以及Combin39非线性弹簧单元建立的三维实体拔出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粘结破坏的全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钢筋锈蚀率、保护层厚度以及箍筋间距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3)利用非线性超声技术对试件锈前,锈后以及加载全过程的损伤测试,分析验证了此方法在混凝土损伤测试中的适用性和敏感性,研究了非线性超声特征参数随不同钢筋锈蚀率、保护层厚度以及箍筋间距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极限粘结强度和非线性系数关系的经验公式。
其他文献
伴随着目前建筑用地的增多、土地使用紧张的现状,我们不得不针对不良地基进行人工处理进而使其满足建设的使用要求。利用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沉降,目
当今社会,全球对建筑能耗越来越重视,随着建筑领域对保温材料的不断研究,各种新型保温材料相继问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就是其中一种隔热保温优良的无机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玻化
生态复合墙结构是一种能就地取材、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节能效果佳、工程成本低等具有多种优势的新型结构体系。作为生态复合墙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生态复合墙体构造独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简称R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水灰比低、高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从上个世纪末研制出之后,国内外的
地震液化是地震作用后所引起的最显著的震害形式之一,对于地震液化现场的调查与勘察试验,是液化判别方法的基本来源。目前我国规范中的液化判别方法,是以30年前我国几次大地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可利用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密闭作用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将再生混凝土用于结构竖向承重构件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更多超长混凝土结构被采用,但超长混凝土结构对环境温差作用很敏感,因为降温温差作用下混凝土变形趋势与混凝土自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可以根据建筑空间设计要求采用灵活多变且适用性强的截面形式,能消除房间承载构件的凸角,增加空间利用效率和美学效果,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频频发生出人意料的破坏形式,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设计阶段忽略了填充墙的作用。填充墙与外围框架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
弦支穹顶结构是将单层球面网壳和索杆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刚柔结合的新型空间结构。弦支穹顶相比于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通过预应力的作用,使得结构整体刚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