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服务贸易开始在国内市场得到发展。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国家逐步放开了对服务贸易相关领域的管制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外商服务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到2011年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4191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世界第四,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世界第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大国。但是我国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地区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在这两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服务贸易的对内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不均匀,如何更好利用开放的市场环境发展本国的服务贸易,成为本国学者与政府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市场开放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文在理论上分别分析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关联机制,并借鉴波特竞争力的理论实证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将影响因素分为生产要素、需求和开放度,具体有服务就业年增长率、固定资产年增长率、服务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城市化水平、服务贸易依存度、对外直接投资占比、服务进出口额占比因素。本文通过实证试图回答市场开放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多用有多大?最后,结合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我国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回归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 (1)理论上说,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本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2)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单纯追求规模效应,低耗能落后设备比较多,加上引进的资本不能很快消化吸收转化先进生产力,资金融资困难制约了服务企业的发展。 (3)城市化可以带来集聚效应,减少服务贸易成本与增加消费需求,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多是政府政策主导建成的,难以拉动服务贸易发展。 (4)市场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他可以通过技术溢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之所以增长很快,最重要的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