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多年实践,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形成一套相对系统和科学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营运资本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不足和滞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没有明确的营运资本政策,在理论界,关于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也未有一个权威、统一的研究结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拟对营运资本政策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对营运资本政策进行规范性分析。另一方面,则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投资政策、融资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绪论。本部分概括性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拟创新点,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分别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在总结以往学者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同时,发现有关营运资本政策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研究不足,进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本部分首先介绍了营运资本政策的的相关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最后分析了营运资本政策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理论。第三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即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模型构建。这部分阐述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选取,并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以及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在因变量的选取部分,本文首先阐明了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在因子分析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综合盈利能力指标。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及其结果,包括描述性统计与多元回归两个部分。在描述性统计部分,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与营运资本综合政策三个方面展开,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营运资本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在多元回归部分,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共线性,进而对所设定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阐述其结果。第五部分是结尾篇。此部分对本文整体研究内容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定营运资本政策的几点建议,并指出研究的局限和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对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结论呈现出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本文从营运资本中流动资产的内部构成角度,研究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中哪些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何种方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丰富了我国这方面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