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因特网承载语音业务,将使长途通信的费用大幅降低。带宽是影响语音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因特网当前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高效的语音压缩算法。人们一直在研究低速率,并且保证语音质量的语音编码算法。1996年,ITU-T提出基于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linear Prediction)算法,速率为8kbit/s的G.729协议。因其具有良好的合成语音质量、适中的复杂度、较低的时延等优点,G.729标准已出现在一些设备和应用中,如VoIP网关、IP电话、网络电话等。 本论文在介绍了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的背景知识后,系统地阐述了G.729语音编码标准及其附录A,着重从原理上分析了算法中的关键技术。接着介绍了TMS320C6000器件以及根据其特点对ITU-T提供的源代码进行优化的一些方法。用ITU-T提供的G.729语音编码器测试序列进行测试,基本上达到了要求。最后对其在TMS320C6211 DSK上的实时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