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足球项目要想提高水平,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企业之间合作,扎扎实实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只有真正做到“体教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因此,探索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国情、家长及球员共同需求的体教结合足球后备培养模式,就成为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京西校园足球训练营作为一支新兴的足球力量,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真正体教结合的训练模式,并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北京地区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人通过对京西校园足球训练营模式的开展、形成、训练营的培训地点分布、训练营管理、训练营球员情况、比赛情况、教练员情况,球员、家长及教练员对训练营培养模式的认可程度,对训练营存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训练营充分与各地区教委通力合作,秉承“足球从校园抓起”的理念,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青少年培训道路,平时学生以学习为主,利用学校课后、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业余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合理的解决了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2训练营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与众多学校建立了网点校的关系,训练营派教练进入学校,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对网点校学生进行训练。3只参加训练营网点校兴趣班的同学,目前一般一周训练两次,平均每次训练课为90-120分钟;参加网点校兴趣班同时又在训练营训练的球员,目前一般一周训练四次,平均每次训练90-120分钟。平均每周训练6-8个小时,训练时间基本充足。4训练营及网点校的训练是以三五基础工程为训练指导方针的,围绕着小学阶段必须打好“三五”基础工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特征、以及训练营及网点校实际情况三方面制定训练计划的。但是训练营缺少专业的守门员教练。5训练营球员的训练时间基本保证但是比赛机会较少,尤其是与其他俱乐部的友谊赛安排比较少,同时网点校球队之间的交流比赛也要加强。6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执教经验的不足。教师接受教练员在培训的次数也表明训练营在培养教练方面的重视。但是训练营教练员进行高级别教练培训的数量不多。7训练营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式球员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球员输出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