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金融逐渐充当经济发展的核心角色,已成为促使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金融中心作为金融发展成熟之后的体现,具有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刺激和服务经济发展和带动经济繁荣的特点。为此,中国各省市都在计划大力建设和发展本地区代表性的金融中心。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这就对了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上述思考,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基于金融效率这一新视角对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与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首先运用StoNED模型对中国各省市区域金融中心效率进行评价。然后,以中国各省市区域金融中心效率为被解释变量,对本文构建的区域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得到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与建设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结果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金融业GDP占比和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对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对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效率的增长产生负面的抑制作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普通高等学校数会对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效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比值会对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效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与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效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业发展广度和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金融业GDP占比。为促进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提高金融占比,政府可以将目光放到金融创新方面;(2)实行结构性减税,从而减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性减税”有利于完善和健全我国税制结构,同时能够促进金融中心效率的提高和加快金融中心的建设;(3)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教育投入。只有金融人才才能为建设金融中心提供源动力,才能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金融竞争中力争上游;(4)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现阶段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初级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5)合理投资房地产住宅。房地产住宅投资不能仅仅依靠野蛮的资本运作,政府应该加强管制,将房地产住宅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以金融效率视角来解读区域金融中心形成和建设。一方面,现阶段的区域金融中心评价体系大部分都是从金融中心的规模和结构出发,基于金融集聚和辐射力度角度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评价。而从金融效率这一角度更多关注的是区域金融中心对金融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金融逐渐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标准也由过去的追求规模效应逐步向现在的结构优化与提高金融效率转化,从金融效率角度出发更符合中国实际;(2)现阶段主流的金融中心评价体系主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例如GFCI和CFCI等。个人因素和主观因素将会对结果造成偏差。金融效率是通过定量分析所得,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对金融中心评价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国内外对金融中心的研究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但在指标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影响程度研究上有待深入,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有所补充。
其他文献
利用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对重组酯酶大肠杆菌E.coli BL21细胞进行固定化研究,并对交联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细胞质量浓度200 g/L、硅藻土质量浓度2 g/L
物联网安全可信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一个核心和基础问题。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的信息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恶意攻击、数据窃取及信息伪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纺织品中的残留五氯苯酚。该方法以丙酮为超声提取溶剂,旋转蒸发后用碳酸钾溶液溶解,乙酰化后以正己烷萃取定容。质谱分析采用电子轰击
中小企业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主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建设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平均寿命较短的问题,有研究指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匹配其运营情况和发展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找准适用中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运用更加科学的理论去提升其财务风险管
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情报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竞争情报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预警功能、决策支持及增强企业应变能力等多重作用.在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新时代,企业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