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的综合国力出现此起彼伏的变化,世界经济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格局正在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其享有的国际权益也就越多。对于现今的国际化货币,它们在国际化道路上是如何被推进的,在这期间的作用机理又是如何的,这一直都是我们渴望解决的问题。为研究这些问题,本论文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对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论证,总结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为顺利有效地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借鉴经验。本文首先对与货币国际化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在对货币国际化定义、职能进行初步介绍的基础上,对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以及路径形成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后文的相关研究做铺垫;接着通过对货币国际化动力要素、动力机制传导路径的理论分析,总结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共通点,吸取部分货币国际化失措的教训,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借鉴经验。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这四大币种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占比作为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代理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实证研究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理论值。研究表明,货币国际化动力机制具有非对称性,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币值稳定是主要的动力要素;受经济结构的失衡、贸易结构的低价值链、低附加值以及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制约,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总体较低。最后,文章给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建议中国在保障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有效稳健地促进国内金融改革,并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