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的梦幻现象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say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丝在拧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众多杰出作品之一。作品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鬼怪故事,刻画了家庭女教师的悲剧性困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权主义文化背景下,当时的社会具有严格的道德准则和鲜明的社会阶层,而各阶层之间又有着明显的界限,任何跨越者必将受到谴责和惩罚。在《螺丝在拧紧》中,由于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观念的束缚及性欲的压抑,家庭女教师的欲望只能诉诸于幻觉,在梦幻状态下实现自己的心理及生理的欲望。长久以来,《螺丝在拧紧》是备受国内外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关注的一部作品,对其研究也从不同方面广泛开展,其中之一是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对家庭女教师的心理活动进行的分析。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它们可以被捅入到一条可以理解的清醒的精神活动链之中,它们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心灵活动所构成的产物。如果没有外界和内部的感觉刺激的持续唤醒,就根本不会产生梦。因而梦的产生存在一定的条件而梦的材料也有着一定的来源。而欲望则是构成梦的动机。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做梦者欲望的满足,无论由当时活动着的材料决定的欲望满足是通过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正是梦的本质所在。   本论文将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理论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旨在借助该理论剖析作品中家庭女教师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挖掘《螺丝在拧紧》的深层次主题。论文将根据家庭女教师梦幻产生的来源、梦幻产生的内涵,即欲望的实现,以及梦幻产生的结果三个方面划分章节进行分析。   论文的第一章,通过分析女教师梦幻产生的内部及外部因素探究其梦幻的产生来源。作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一名女性,家庭女教师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阶级划分鲜明的时代,她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以及行为的界限。而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她身上同时还存在着自己的特有的性格特征,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在布莱庄园的命运与她的个性表现是息息相关的。本部分通过家庭女教师儿时的经历,身体因素以及近期所发生的在其心理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几个方面论述家庭女教师梦幻现象产生的来源。   论文的第二章是整个文章的中心部分,主要论述了家庭女教师梦幻现象的本质,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女教师作为社会等级中处境较为尴尬的一个阶层,无法如愿实现自己心理及生理的很多欲望。弗洛伊德认为,当人们在清醒状态下的欲望在现实中因某些因素受到制约而无法顺利实现时,此种受到压抑的欲望就会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使梦者实现内心中受到压抑欲望得到满足。《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爱上谈吐不凡,风流倜傥的布莱庄园男主人,而她的爱欲及性欲在维多利亚等级划分森严的时代无法得以实现,她只有把自己的欲望压抑在心,长期压抑的心理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性格因素,使得她的精神系统紊乱,导致思想及行为的偏颇与怪异。自己内心受到压抑的欲望通过与臆想中的鬼魂的多次不期而遇以及对两个孩子非正常的监管与控制,实现了满足,然而最终却导致了自己及两个孩子的命运悲剧。   论文的第三章,重点从性臆想中产生的鬼魂出现以及两个孩子重病与死亡的悲惨命运两个方面阐述了家庭女教师梦幻状态所产生结果。   通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理论对《螺丝在拧紧》这部作品的解读,分析了家庭女教师怪异的行为及扭曲的心理现象,剖析了《螺丝在拧紧》这部作品并非讲述了一个纯粹的鬼怪故事而是刻画出一位歇斯底里的精神失常的女教师的梦境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无望实现的爱欲和性欲在她的梦幻状态中得到了实现。不幸的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家庭女教师的精神失常和神经质愈演愈烈,最终演绎出鬼魂的出没,并导致了孩子们命运的悲惨的结局。亨利·詹姆斯通过细致描述家庭女教师悲剧性困境,对身处精神压抑和强迫症的家庭女教师的心理状态及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对她近乎疯狂的行为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亨利·詹姆斯将其心理活动展现的淋漓尽致。《螺丝在拧紧》展示给读者的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鬼怪故事,而是惟妙惟肖地为读者描绘出一位精神失常的家庭女教师的内心世界,他使读者真正走入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亦真亦幻的细节描写,以及所选剧的含混的话语及所产生的模棱两可的含义,无不展现在读者而前一位家庭女教师在梦幻中的心路历程。亨利·詹姆斯真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心理现实主义大师。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实时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062为核心器件,结合大规模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对实时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实际的使用
托尼·莫里森(1931-)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非裔美国女作家之一,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最蓝的眼睛》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自1970年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莫里森
今天的全球化对不同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使文化认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重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对非我群体的角色定型是不可避免的,而此种形象在很大
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媒介作用。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翻译人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找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差异,分析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相关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