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包轨迹数据的滨水游憩网络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江空间作为承载了居民游憩活动的天然线性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主轴线之一,连接着两岸关联地段的游憩节点如公园、广场、绿地等,这些游憩空间与滨水空间的各个区段作为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滨水游憩网络。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滨水游憩网络是整体性地提升滨水空间游憩功能的重要视角,但是既有研究数据过于粗糙的时空间粒度不适于构建街坊层面的旅游流网络,导致既有旅游流的研究中较少出现滨水游憩网络。近年来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出现了大量高精度的众包轨迹数据,这为描绘城市微观层面的滨水游憩网络提供了数据支撑。本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核心区为例,通过GPS众包轨迹数据构建了黄浦江核心区的滨水游憩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其网络结构和节点特征;然后通过流量控制和社区划分评估了分析了黄浦江核心段的贯通格局与拓展格局;最后归纳了滨水游憩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游憩网络整体结构松散且流量分布不均,少数游憩节点和游憩路径聚集了大量的流量,网络中存在多个子体系,并且这些子体系间的联系路径较为单一;流量整体呈现出由滨水空间向两侧关联地段衰减的趋势,形成了“徐汇滨江—世博会”、“陆家嘴—外滩—北外滩”的双核心;南浦大桥以北的节点的接近性显著强于以南,高度接近性节点的交通可达性也相对较高;高中介性的节点呈现出三类空间特征:关联地段中的高流量节点、江河交汇处的节点、连接了关联地段外围的游憩子系统和近江游憩系子统的游憩节点。(2)黄浦江核心区基本完成了两岸全线内部连通,北部尽头有向核心段的滨江空间继续突破的趋势,出现了两条跨江游憩路径,南部尽头地段的贯通性仍然有待加强。在外滩片区形成了南京路轴线、苏州河轴线两条平行轴线的拓展格局,在世博片区形成了网状的拓展格局,在陆家嘴片区的关联地带中,以东方明珠和八佰伴商圈为核心新增了两个核心区。(3)游憩网络可被划分为六个社区,其中“南京路—外滩—北外滩”片区通过苏州河和南京路步行街呈现出双轴线的网状格局,“世博轴—后滩”片区通过世博轴呈现出单轴网状格局,“小陆家嘴—上海船厂区”通过八佰伴商圈形成单核网状格局,“小陆家嘴—上海船厂”片区、“苏州河中后段片区”、“核心西岸中南段片区”片区由于关联地段节点间缺少路径,呈现出树状格局。各个社区通过游憩路径组成了“小陆家嘴—八佰伴商圈”组合、“苏州河—南京路—北外滩片区”组合、“陆家嘴—外滩—北外滩”组合以及“徐汇滨江—世博轴”组合。(4)滨水游憩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距离与网络距离、关联地段的游憩空间分布格局、道路交通设施、游憩节点的功能定位、游憩节点的空间形态。提出了空间格局的优化策略:在游憩网络节点层面,发挥核心节点的统筹作用、提升一般节点和边缘节点的拓展能力、改善孤立节点的分离格局;在游憩社区层面,巩固网状格局、拓展树状格局、通过垂江水体增加社区内各片区间的联系。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时代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事务随着网络的建立产生联系。例如脑部疾病的研究结果从最初的影像学唯一论转变为对影像学报告和脑网络评价指标的共同分析。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充斥的各种各样的加密流量,而为了有效识别各类应用的加密流量,以提高网络管理、改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环境安全,加密流量的特征提取和应用识
目的:检索中药、针刺、艾灸、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与网状meta分析,比较四种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筛选出最佳干预措施,为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对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与维普数据库(VIP)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近几年,在陕西省西乡县,先后发生几起农用汽车和拖拉机机体被打坏的事故,根据多次现场拆卸观察和分析,单从使用的观点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本文以延吉市为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确定了该区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可分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和动态变化5大方面,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