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美学研究——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喜剧小品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剧小品是中国当代喜剧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样式之一。它的脱颖而出和持续走俏可以说是中国艺坛上出现的、甚至是世界艺术史上都少有的一个奇观。因此,完全有必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析它的审美价值。但是,国内直接研究喜剧小品的论著甚少,学术界对这一艺术样式也有着激烈的争议。 喜剧小品具有与众不同的戏剧文本特征,包括人物鲜活、情节简练、冲突迅捷集中、主题鲜明。从形式上来看,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在语言上体现为生动通俗的口语的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时尚话语的使用,在动作上则体现为人物行动的夸张、典型和集中。如果对喜剧小品进行文化解读,则会发现喜剧小品受到如此厚爱的原因,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特征:一是与时代同步,二是契合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三是透出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喜剧小品的走红,与成熟的喜剧技巧是分不开的。当代中国喜剧小品创作中常用到的艺术技巧有夸张、悬念、突转、误会、悖谬。这些艺术技巧在当代中国喜剧小品中的运用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效果。 喜剧小品的传播和接受是不同于喜剧小品创作的另一层面的审美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喜剧小品就积极活跃在各种舞台上,并借助电视迅速进入亿万百姓的视野。就喜剧小品的接受者来说,其接受心理受到地域和民族、时代、阶层、审美能力、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接受过程包括“观”(审美感受)、“品”(审美体验)、“悟”(审美超越)三个阶段。 喜剧小品与大众审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喜剧小品从发轫之初便深深打上了鲜明的大众审美文化印记,其产生、繁荣亦受益于大众审美文化,当然也受到大众审美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喜剧小品无论在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中,还是在中国喜剧发展史乃至艺术发展史上都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当然,在肯定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的前提下,我们绝不能忽视它现存的问题以及正在经受的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同时应积极探索其可能的出路,如壮大喜剧小品的创作队伍、深入学习现代西方喜剧艺术、开发荒诞式幽默喜剧小品的精品等,并展望在不久的将来当代中国喜剧小品能够从大众娱乐品升级为真正的艺术品,能够被更多学者和受众认可和满意,最终以独立的喜剧样式载入艺术的史册。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现时代社会问题为触发点,基于马克思文本(博士论文-《导言》),以疏离/分离-结合为视角、平台,集中探究青年马克思以何自由,即追寻自由者的主观资质,与如何自由,即在哪
学位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遗产就是其辩证法思想,黑格尔不但系统阐述了辩证法的相关范畴推演,而且将辩证法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融合在了一起。在黑格尔哲学那里,辩证法体现的是一
本文基于心灵哲学中的突现思想对精神因果性问题进行了解析。在属性二元论和心身同一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还原的突现二元论(irreducible emergenceDualism),认为存在超出物理领域
学位
苏轼是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诗、文、书画集中体现了唐宋时期中国美学的精神和风格。本论文在分析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轼的诗词和文章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