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新技术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如气胸和出血的发生情况与100例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临床特征、病灶最大径、病灶边缘距离胸壁距离等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为活检系列新技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的活检前后相关影像学数据和对应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等资料,分析其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率。运用SPSS18.0软件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病灶最大径和病灶边缘距胸壁距离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活检确诊率达99%(99/100)。其气胸发生率为24%(24/100),出血发生率为21%(21/100),未发现针道种植转移及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气胸程度发生的危险因素是病灶大小(>3cm和≤3cm)(p=0.033),而出血程度的各项危险因素没有统计学差异,分析是应用的活检新技术减少了传统PTNB的危险因素对并发症的影响。  结论:改进后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技术能明显减少气胸和出血的发生。应用活检新技术后,病灶大小是影响气胸的显著危险因素。  第三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新技术的前瞻性单臂研究  目的:病理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肺部病灶穿刺活检是主要的确诊方法之一。在肺癌个体化精准诊疗的背景下,本研究拟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新技术能否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穿刺的组织获取量,从而使患者获取可靠的分子诊断,指导其精准治疗。  方法:设计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时间自2017年2月起,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入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活检肺部病灶,联合应用活检系列新技术,术后观察常见副作用包括气胸、出血的情况,并分析其病理类型,分子检测情况。  结果: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共入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活检系列新技术,50名患者中气胸发生率22%(11/50),出血的发生率为14%(7/50),无严重的气胸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50名患者中45例明确诊断为肺癌:其中肺腺癌30例、肺鳞癌3例、肺小细胞癌7例、1例为右肺腺癌左肺小细胞癌、4例最终只能确定为肺非小细胞癌。余下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1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肠癌肺转移1例、机化行肺炎1例、1例送检为坏死组织。总穿刺活检确诊率达98%。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分子检测,其中5例患者因穿刺组织较少难以行分子检测,其余33例患者分子检测结果显示EGFR敏感突变阳性率45.5%(15/33)、ALK基因融合突变阳性率9.1%(3/33)。  结论:在精准医学指导下,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新技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气胸、出血的发生,并且能保证穿刺的组织获取量,从而使患者获取可靠的分子诊断。因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系列新技术可以运用到更多患者身上,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撷取的10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甲组;同期撷取的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3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37名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和B组(43例),A组采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12例尿毒症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分为系统护理组(n=56)与常规护理
动态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及时判断病情,并合理把握手术时机,提供有效的指征.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高压,以及梗阻性脑积水等急重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