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工作将一直是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创新,以农村小额保险为代表的支农惠农方式,补充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严格贯彻中央精神,陆续开办了农村小额保险的试点县、试点村,为广大的农村低收入者提提供了生产生活保障。农村小额保险由于保费低、理赔简便,最初是在发展中国家出现,近年来传到我国,其发展得到了政府、保险公司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中央近几年来的扶贫力度和保险业的改革对农村小额保险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7. 5亿农村人口对于小额保险的潜在需求群体有着强烈的渴望;商业保险公司在城区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纷纷转向农村的广阔市场。各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目前农村小额保险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小额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需求。论文以河北省农村小额保险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此基础分析了在农村低收入人群推广小额保险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学习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小额保险的研究,介绍了农村小额保险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然后学习和整理了农村小额保险的概念和理论;再次,对河北省农村低收入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小额保险的认知度以及对小额保险的需求,分析了保险公司对农村小额保险的供给作用;最后,理论联系实际,从被保险人对小额保险的有效需求、保险人的经营创新和完善监管的三个方面提出分析了在河北省农村低收入人群推广小额保险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