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据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8亿HCV感染者,且呈增长趋势。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HCV感染所致的丙型肝炎慢性化率高达75%~85%,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属,全长约9.6kb,为一单股正链RNA,分为5’非翻译区(UTR)、一个开放读码框(ORF)和3’非翻译区,编码一个由30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复合蛋白前体,在宿主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产生至少10种基因产物:四种结构蛋白(core,E1,E2,p7)和六种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NS5B)。 而在HCV编码的十几种蛋白中,核心蛋白(core)是HCV多聚蛋白前体经细胞信号肽酶剪切而产生的非糖基化蛋白,由191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具有调控多种细胞基因,影响细胞生长、增生及凋亡的能力。 近年来外国学者在感染HCV的患者血清中发现了HCV-F蛋白,是由HCV核心基因编码的另一个产物,它是由核心基因密码子核苷酸移位后产生的。其在HCV不同基因型的高度保守性和在患者体内抗体的存在,显示F蛋白在HCV生命周期中起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此种蛋白抗体在我国丙肝人群是否同样存在及其分布情况,探讨F抗体与HCV感染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第一部分: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重组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在细菌中的表达 根据GENBANK提供的HCV1b序列设计引物,扩增F蛋白基因片段。PCR产物经过纯化后,与用BamH Ⅰ和EcoR Ⅰ双酶切,电泳回收后与用上述双酶切割并电泳回收的pGEX-4T-2质粒连接,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PCR鉴定可扩增出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DNA片段。同时提取重组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结果证实DNA插入序列正确。对构建的重组工程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HCV-F/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特异性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3KD,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5%左右。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丙型肝炎F蛋白重组基因片段的工程菌,为获得抗原性强、特异性好的F蛋白抗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F表达蛋白的纯化与初步鉴定 将HCV-F/GST重组工程菌大量培养后加IPTG诱导表达,离心收菌并超声破碎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证实表达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将超声裂解上清置入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中,用洗脱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收集洗脱下来的蛋白溶液,进行SDS-PAGE鉴定,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于-30℃保存备用。 同时转化空质粒pGEX-4T-2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GST蛋白,并进行Glutathione Sepla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 将纯化获得的HCV-F/GST融合表达蛋白作抗原,稀释后包被酶联反应板, ELISA间接法检测已知的4份抗HCV阳性血清、4份正常人血清。结果显示此表达蛋白能与3份抗HCV阳性血清反应,而与1份抗HCV阳性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不发生反应。同时Western blot分析也证实此蛋白抗原能与阳性血清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以上结果初步说明该融合表达蛋白制备、纯化较容易,并与丙肝病人血清出现特异性反应。 本研究建立了表达蛋白的纯化方法,并纯化获得了具有良好抗原性的HCV-F/GST蛋白抗原。 第三部分:用HCV-F/GST蛋白做为抗原检测丙肝病人血清抗体 将纯化后的重组表达蛋白HCV-F/GST作为抗原包被酶联反应板,以待测血清标本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抗体为二抗,以GST蛋白孔作为本底对照,ELISA间接法分别检测120份抗HCV阳性血清、1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重组蛋白与82份的抗HCV阳性血清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阳性率68%),而与10份正常人血清不起反应。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发现50岁以上年龄组抗HCV-F抗体的阳性率高于20~50岁年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重度和肝硬化患者阳性率最高(p<0.05);抗HCV-F抗体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检出无统计学差异;且与患者血清中HCVRNA的检出无统计学差异(P=0.099),而在HCV RNA各型别之间的检出亦无统计学差异(P=0.926)。以上结果表明该融合表达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本研究建立了以ELISA间接法为基础的HCV-F/GST抗体检测方法,并对检测试剂、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第四部分:HCV-F/GS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将纯化后的重组表达蛋白HCV-F/GST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鼠尾血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F抗体效价≥1:10 000。加强免疫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此免疫后血清可与HCV-F/GST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正常小鼠血清不与此蛋白发生反应。结果表明该免疫血清与HCV-F/GST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HCV-F蛋白在HCV感染和病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尼龙6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己烷雌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制备尼龙6纳米纤维膜并考察其对己烷雌酚的吸附性能,为将尼龙6纳米纤维膜用于己烷雌酚测定实验样品前处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考研和就业的矛盾关系问题是每一个医学生到了毕业年级都要面临和选择的问题.如何理性、客观的看待三者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医学生毕业选择的关键因素.本
大量的临床调查显示,膳食中缺钙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干预试验证实,补充钙可使某些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受试者的血压在短期内轻微下降。对其机制研究表明高血压病(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