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这个独特的群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被党和国家寄予了厚望。他们为农村这个干枯的“人才洼地”注入了活力,大大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由于大学生村官出现的背景比较复杂和特殊,大学生村官的初衷和动机呈多样化,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加剧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村官将是21世纪的一个笑谈,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政府的政策催生的结果,不合乎市场规律,不但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反而会使农村陷入混乱。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村官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党和国家培养后备力量,可谓是多赢。
大学生缘何离开繁华城市,争相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就业,是主动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就业所迫?大学生到农村后是否能够适应那里的生活?是否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否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本文将从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现状,探求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中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误区,并就如何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