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十分现实、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此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继承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弥补我国现实教育中的不足,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发挥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与深化,也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反思高中生物学教学,就会发现充斥我们头脑的仍然是一种偏执的知识本位教学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或冷漠学生的主动探索。在教学中不是建立假说,而是验证假说;不是寻找定律,而是学习定律。生物学教学不仅是大量知识的凝聚,还应该是一个产生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中,掌握概念和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本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应该是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本文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教学,旨在通过较深入地实践与研究,选择和运用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去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论述了探究式教学的背景、特征、策略和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以及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