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区域湿地景观格局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以南丘陵区域湿地广泛分布,形成多水塘湿地景观。这些水塘湿地对于调节降雨径流、改善河流水质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方丘陵区域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湿地调节径流和净化水质的能力。因此,探讨湿地景观格局与流域水环境的响应关系,对于湿地景观规划以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流域的水环境为主线,从景观生态学、地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角度,选择七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15年的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结合2015年3次降雨后监测的水文和水质数据,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冗余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流域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特征,河流水环境质量特征和水文状况以及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流域水文和水质显著受到雨强影响,但是在空间区域上有一定差异性。从流域上游至下游,降雨强度越大,其对河流水位影响越显著。空间上,流域源头和中游水位对大雨强响应敏感,中小雨强不敏感。流域下游雨强越大,水位变化越大。整个流域河流水环境质量较差,以氮污染为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处于Ⅲ~V类标准之间。受雨强影响,浊度最明显其余水质指标均具有随降雨强度增大而越差特征。(2)基于地形因素将七乡河流域划分为5个地理空间单元,包括低缓区域、中缓区域、高缓区域、中陡区域以及高陡区域,不同地理空间单元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差异明显。从低缓区域至高陡区域,湿地分布面积占比逐渐减小,湿地距河道距离逐渐变远,湿地形状趋于简单,破碎化程度、分离度和物理连通性降低。(3)流域的水文和水质既受雨强条件的影响,又与地理空间单元内的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密切相关。低缓区域是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最显著的空间单元。低缓区域内,湿地平均距河道距离在小、大雨强时对河流水质影响最大,湿地斑块结合度在中等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中缓区域内,湿地斑块结合度在中小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湿地平均距河道距离在大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高缓区域湿地平均距河道距离对河流水质影响最大,并且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随雨强增大而增大。中陡区域和高陡区域小雨强时,平均斑块形状指数是影响河流水质的最关键因子,中等雨强和大雨强时,散布与并列指数对河流水质影响最强烈。3种降雨条件下,低缓区域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对河流水文状况影响最大。各地理空间单元内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对河流水位波动的影响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其中湿地面积占比以及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对河流水位波动影响最为显著。(4)流域低缓区域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的合理配置对河流良好水质维持至关重要。为此,城市化过程需要重点保护流域低缓区域地理空间内的湿地景观及其格局,同时控制点源污染以及城市不透水类型的面积,以维持流域河流水环境健康。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近些年来为了提升我国中学生能力水平,我国高校内各学科都开始了积极的培训工作,并逐渐开始课程改革工作
聚合物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将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石墨烯添加到聚合物中,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体的导电导热能力和力学性能。首先
排球运动深受到广大运动者的喜爱,但在高校排球运动开展得还不是十分理想,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分析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研究以现代教育观念转变,认为教师以体
中国式摔跤作为一项非常具有实战性和娱乐性的运动,越来越被高职院校学生的热爱。在现今大众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提升的背景下,人们体重超重现象大幅度提升,开展中国式摔跤训
义务教育的性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就我国而言,依义务教育立法的发展和我国的具体实际,义务教育应为义务性质。它不但是家长、国家、社会的义
异戊烯醇粗品用氢氧化钠脱除其中的微量有机氯。研究了反应温度、碱液浓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有机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压力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130
建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马铃薯中氟啶胺和霜脲氰的残留分析方法,为制定马铃薯中氟啶胺和霜脲氰的残留标准提供参考。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处理,经乙腈提取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