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正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资源型城市大多产业单一,随着资源消耗的加剧,支柱产业受到严峻挑战,城市面临着经济增长滞缓、财政资金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居民生活困难、就业压力激增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难题,结合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多部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政策的出台,本文综合运用行政学、教育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目前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为背景,通过研究辽宁省和本溪市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且,通过研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领域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政府在现阶段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责任,以此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阐释资源枯竭型城市职业培训公共服务问题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的内涵,人力资本基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并对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梳理,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二、以辽宁省和本溪市为例,着重讨论了目前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当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时,起支柱作用的企业经营艰难甚至濒临倒闭,城市会出现大量下岗职工,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单一并缺乏再就业能力。地方政府为保持区域经济稳定并降低失业率,为这些下岗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使他们通过职业培训重新就业。同时,地方政府通过谋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辅之以一系列城市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使得城市就业情况获得明显改善。三、剖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现存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包括服务中的职业培训补贴款问题、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问题、培训机构的资质问题以及政府与培训机构委托代理等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四、借鉴德国鲁尔转型模式,为完善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提出对策建议。本部分将对德国鲁尔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法治和管理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健全的法治管理经验等,是鲁尔成功实现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最后,本文认为,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产的金钥匙。地方政府应在完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基础上,处理好政府与培训机构及企业的关系,从而提高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的质量,以更好地促进资源城市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