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诒让是晚清著名学者,也是清代富有盛名的学术大师之一。他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足经学、子学、文字学、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学方面,孙诒让最大的成绩体现在对《周礼》的研究。《周礼》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他在继承、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很好的疏理和总结,并纠正和弥补了许多错误和不足。同时,又采用“以大宰八法为纲”和“义例归纳”两种方法疏解经文,并进行了大量的文字训诂和名物制度考证工作,最终完成了《周礼正义》这部集大成之作。在子学方面,孙诒让以一部《墨子閒诂》为标志,对清代学者的《墨子》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使沉寂已久的墨学研究得到了全面的复兴,又为二十世纪墨学研究的兴起与兴盛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文字学方面,他于17岁时开始研究金文,对众多铜器铭文进行了考释,又对前人的考释进行了补充、修正,而先后完成的《古籀拾遗》、《古籀余论》两部著作及多篇论文正是对其研究的总结。金文之外,孙氏又涉及甲骨文研究。甲骨文是记载商代历史的宝贵材料,在其出现之初,并未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是随着《铁云藏龟》这部书的出版,则昭示了甲骨文研究的开始。得到此书后,孙氏凭借其深厚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对其进行考释、校读,终于完成了甲骨文研究的首部专著──《契文举例》,成为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和甲骨学的开山之祖。随后,孙氏又利用其金文和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著成《名原》一书。在书中孙氏一方面对自己的古文字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力图探求古文字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方志学方面,孙氏不仅亲自参与了多部地方志的编纂和校勘工作,而且在实践中对方志的编纂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当然,孙氏的学术研究也有不足,如笃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研究方法受限于传统、理论未能形成体系等。这些不足的产生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局限,最终使他未能实现对传统学术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