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与城市人口相比较,农村人口所能获得的社会保障的范围较为有限。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在农村只有针对少数特定对象的“五保”供养制度坚持了下来,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并未广泛实施。本文是对农村五保对象中的重要群体——五保老人的供养状况的研究。 本文是关于山东省章丘市文祖镇的个案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然后结合文献研究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救助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对当前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状况进行了解释。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前言 主要介绍本文写作的主旨、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农村五保供养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文献回顾 本文根据五保供养经费的来源,将五保供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56—1977年,集体保障时期;1978—2000年,五保供养工作的恢复与新的发展;税费改革以来的五保供养制度。文章从五保供养的对象、五保供养的内容、五保供养的标准、五保供养的资金来源、五保供养的形式五个方面介绍了五保供养的制度设计。在这一部分中,还回顾了农村五保供养研究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文祖镇五保老人供养概况 首先介绍了作为研究个案的文祖镇的基本情况,然后从五保对象、五保供养的内容和标准、五保供养的形式、五保供养的资金来源、五保供养的管理五个方面对文祖镇五保老人的供养状况进行了描述。 第四章: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分析 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两个案例在物质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的剖析,对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五章:余论 对农村五保供养的责任主体、社区在五保供养工作中的作用、农村五保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