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聚偏氟乙烯(PVDF)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适合作为隔膜材料。由于PVDF本身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限制了其作为锂电池隔膜的使用,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存在的一些缺点,如电解液容易泄漏、孔隙率低等问题,本论文使用聚丙烯腈-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N-co-PEGDMA))对聚偏氟乙烯进行改性,以得到高孔隙率的电池隔膜,制备得到的隔膜同时能充当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一种聚合物(Poly(AN-co-PEGDMA)),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参与聚合反应的分别是单体丙烯腈(AN)和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采用红外光谱对制得的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个单体成功聚合,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带有亲介质基团的大分子单体,起到一个很好的稳定剂的作用。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单体浓度这些反应因素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在聚合过程中,转化率的变化既与自由基反应的机理有关,也与单体的扩散运动有关。本聚合体系中,最佳的反应时间为10h,反应温度为7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单体浓度为25%。采用共混法将制备得到的Poly(AN-co-PEGDMA)与PVDF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中进行溶解共混。采用流延法制备得到共混聚偏氟乙烯隔膜。通过热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共混隔膜的热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聚合物Poly(AN-co-PEGDMA)与PVDF的不同用量以及浸泡时间对吸液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当Poly(AN-co-PEGDMA)与PVDF的比值为3:7时,浸泡时间为30min时,隔膜的吸液量最大。在这个最佳比值时,共混隔膜的孔隙率也达到最大值。考察时间和温度对隔膜的导电率影响时发现,隔膜的导电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降低,但是整体变化不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电率也升高,lgσ与1/T的变化关系符合VTF离子导电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