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宪法的材料渊源研究——以文本、传统为视角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依宪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普及宪法文化、加强宪法意识是党和国家对全体人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基础。虽然其已经失去了法律效力,但由它所确定的国家性质、政权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为我国现行宪法所继承。从多个角度对五四宪法的渊源进行探讨,有助于全面理解五四宪法,对加深理解现行宪法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五四宪法在制定之际,宪法起草委员会就曾被要求阅读大量的域内外成文宪法文本,包括社会主义宪法、资本主义宪法和民国时期宪法。这些宪法为五四宪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是五四宪法的重要文本渊源。⑵五四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是以前苏联1936宪法为主要借鉴对象的。从宪法的结构上看,五四宪法的体系安排是以前苏联1936宪法为蓝本的:首先,两部宪法在正文的开始都对国家基础做出了规定;其次,两部宪法都规定了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且均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设置于国家机构之后;最后,两部宪法都规定了国家标志。从宪法的具体内容来看,五四宪法与前苏联1936年宪法存在大量的相似之处,其中更不乏直接采用该宪法的规定。⑶资本主义宪法对五四宪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五四宪法关于国家主席的规定是直接参考资本主义宪法的。具体来说,国家主席年龄的规定就是以“资产阶级国家元首”的年龄为参考对象的。而国家主席的任期、职权等规定更是与美、德等国的宪法规定完全相同或相似。⑷民国时期的宪法也为五四宪法的制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宪法的外在形式而言,民国时期宪法与五四宪法在宪法规模、宪法体例和宪法体系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宪法的具体内容上,民国时期宪法也为五四宪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系,五四宪法中有19个条文都可以在民国时期宪法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规定。⑸五四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同时又是其发展。五四宪法继承了共同纲领中的主要内容,剔除了与当时社会发展不符合的条文,同时对五四宪法中不符合语言逻辑的规定作出了修改和优化。⑹法律不仅仅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更是民族文化的沉淀,深受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染,五四宪法的许多规定都透露出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重视和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潮流。如何建立和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也是当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议题。调解,作为一项非诉纠纷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个国家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志愿者组织的核心所在。志愿精神与我国的儒家思想有契合之处,志愿精神承载了孔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伴随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由于各种利益需求的不同,各主体之间的摩擦也逐渐升级,而且还具有复杂性和频繁性
遗嘱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其雏形,其内容是利用信托制度来完成被继承人死后的遗产安排,因其灵活性、专业性和保密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