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纳米结构的圆二色性及相位调控特性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结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DNA分子和氨基酸。因此,探究手性结构的光学响应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然而天然材料手性光学信号通常较弱,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如何提高手性物质的手性信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超材料作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光学领域一个研究热点,曾多次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进展。周期性排布的单元结构和亚波长尺寸使其具有了能够有效操纵电磁波的能力。因此,手性纳米结构超材料应运而生,通过超材料独特的电磁响应来增强手性信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将手性特征引入到人工超材料可以丰富超材料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尤其在实现对圆偏振光的操控方面。因此,本文基于手性超材料的研究现状,围绕手性结构的光学响应,设计了两种手性纳米结构分别对圆二色性和相位调控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由金属材料和相变材料GST组成的复合手性纳米结构超材料,该复合结构在光垂直入射下能够产生巨大的圆二色性,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更为重要的是,该复合结构利用相变材料不同相态下的折射率的巨大差异性,以及不同相态之间快速和可逆切换的光学特性实现了在近红外波段圆二色性的动态调谐。随着GST相变程度的增加,结构的圆二色性光谱的峰位发生红移且峰值逐渐减小。该结构避免了超材料的形状大小一旦加工成型其光学性能也被彻底固定无法改变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为可调超材料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本文还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相位控制和光束转向的3D手性超材料。它由周期性排列的双层圆弧纳米结构单元组成。通过调整下层圆弧的中心角度研究了在圆偏振光垂直入射下的空间相位分布,采用基于Born-Kuhn模型的近场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解释了该结构对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不同的光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入射下,3D手性纳米结构分别支持等离子体“反键”和“键合”模式。基于该结构对相位的调控,建立了对圆偏振光异常控制的3D手性超材料光束偏转器,在900nm到1150nm近红外波段实现了对左旋圆偏振光的异常反射以及对右旋圆偏振光的镜面反射。这在手性光学成像、偏振检测、全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旧工业建筑是当今城市更新的存量资源,众创空间是时代驱动的全新建筑类型,两者有效地结合,可以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既能保护历史建筑,同时使城市进入低碳可持续的更新。本文梳理了众创空间的特征和类型,指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区位资源和空间尺度匹配的适宜性,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办公人群的众创空间需求进行了调研,并根据需求提出了改造要遵循原真性、开放性、空间弹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和众创空间的内外部设计策略。
<正>身处数字化变革时代,汽车的开发周期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增高,需要不断对行业标准进行全面更新,满足数字化发展需求。德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中国是在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领先的国家。未来的智能汽车将在中国开发制造,整个供应链都在为此作准备,继续加强中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对话非常重要。
期刊
近年来,实证研究方法逐渐获得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认可。然而,实证研究的发展与进步仍然面临一些方法争鸣与理论误区。描述性统计、因果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多元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技术局限,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可偏废或相互替代。相比法教义学的理论推演,实证研究成果更能反映司法实践的真实状况。法律实证研究可以打造一种“可验证的司法理论”,增强理论的可观察性、可验证性,推崇从局部经验事实中提炼一般化的理论。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愈发重要,但医院管理工作分化细致,涉及岗位众多,对构建廉洁防控机制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查找风险”“事前预防”“事中防控”和“事后考评”体系,力图降低医院运行的廉洁风险,形成切实管用的职权监督和制约体系。
城市中有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废弃,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成为现今城市更新的热点,很多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成美术馆,实现了对其的重新利用。但是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美术馆由于原有空间的限制和改造设计上的忽略,往往会出现一些使用上的不便。本文基于建筑普适性的概念理解,运用观察法对北京民生美术馆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普适性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美术馆设计提供参考。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道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成为决定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施工和道路维护中,加快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防止相关质量问题出现,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以某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和
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植物属于重要组成内容,植物选择与配置对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影响较大。该文总结了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原则,并对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植物选择必须分析气候条件和植物种类适应性,以保障植物成活率。
<正>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它是人物、情节和主旨存在的依托,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并归纳文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多重渲染,表现人物心情。环境描写的目的往往是表现人物心情。笔者执教统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小说《哦,香雪》时,以香雪从西山口站下车往回走这一路上的心情为着眼点,
期刊
文章分析了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传统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上汽大众质量保证部门的数字化人才转型培训体系,总结了培训体系的构建逻辑和思路,并从质量管理数字化和产品数字化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培训实践案例及取得的培训成果。最后,基于当前数字化人才转型培训工作中的痛点进行了后续工作的展望,并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