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白内障伴角膜敞光患者植入Toric intraocular lens(10L)对散光矫正的有效性、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旋转稳定性以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对于2008年06月到2009年0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1位(30眼)白内障患者且角膜散光≥0.75D(角膜散光2.45±0.980,年龄53.03±26.62岁),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于术中植入Toric IOL;术前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角膜散光,术后1天测患者裸眼视力、术后6月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眼残留散光、散瞳查ToricIOL轴向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结果:术前角膜散光为K1(46.08±1.19)D、K2(43.60±1.34)D,角膜散光度数为2.45D±0.98D,范围0.75D~4.62D;术后6月角膜散光为K1(45.70±1.18)D、K2(43.84±1.30)D,术后6月角膜散光度数为1.82D±0.93D,范围0.30D~3.90D;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变化为0.76D±0.31D;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4,P<0.01;术后6月眼残余散光度数为0.47D±0.41D,范围0D~1.48D,与术前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16,P<0.01;术后6月人工晶体旋转度数为2.83±2.18度,旋转<10度占29只眼(96.67%),旋转<5度占27眼(90%);术前患者裸眼视力(10gMAR)为0.90±0.51,术后1天患者裸眼视力(10gMhR)为0.27±0.11,术后6月患者裸眼视力(10gMhR)为0.16±0.13;术后1天、术后6月裸眼视力与术前裸眼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患者最佳矫正视力(10gMAR)为0.66±0.51,术后6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10gMAR)为0.12±0.13;术后6月与术前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4,P<0.01;调查结果显示术后6月,患者对Toric IOL植入手术满意程度为96.67%,有96.67%以上的患者对术后裸眼视力与预期裸眼视力的符合程度满意,76.66%患者对视力提高的速度满意,所有患者都认为已达到手术目的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在随访的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现手术及人工晶体原因引起的眼部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伴角膜散光的患者行常规白内障手术并植入Toric IOL,对散光矫正具有有效性、人工晶体的旋转稳定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