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光照周期和光谱分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起重要调控作用。植物组培主要依靠电光源,传统电光源对植物的生物能效低、发热量大,光照用电约占整个电费成本的65%,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较高的非人力成本之一。因此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采用新型的LED光源,调控光质和PPFD,不仅能够调控组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同时解决了光质不纯的问题,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以葡萄砧木品种贝达(Beta)和变叶葡萄(Vitis piasezkii Maxim)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LED白、红、黄、蓝、绿和蓝红六种光质,24 h·d-1、16 h·d-1、12 h·d-1、8 h·d-1四个光周期试管苗生长发育动态、地上部位(株高、叶面积、生物量、节间长、茎粗)和地下部位(根重、根条数、根长、根粗)增殖以及色素含量、气孔、酶活性的效应。以便得到组织培养最佳的LED光质、光周期。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LED红光有利于葡萄试管苗地上地下部位的纵向生长;LED蓝光抑制葡萄试管苗地上地下部位的纵向生长,而促进其横向生长;LED蓝红光对葡萄试管苗的光合速率较普通荧光强。红光、蓝光和蓝红光在16 h·d-1下对生物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24 h·d-1、蓝光和蓝红光下茎节最粗。(2)LED黄光、绿光,光周期16 h·d-1、12 h·d-1的光照有利于株高的增加,蓝光和蓝红光在16 h·d-1下有利于试管苗叶面积的增加,绿光和黄光在24 h·d-1下叶面积均较小。节间长在绿光和黄光下较长,而在蓝光下最短;,8 h·d-1、绿光和黄光下茎节最细;试管苗在16 h·d-1,黄光下根粗最细,而光合速率在LED蓝红光下最大,而在LED黄光和绿光下为负值。(3)在不同的LED光质和光周期下均表现出,气孔频度越大,则气孔长×宽越小,基因型不同所需光质、光周期也不完全相同,变叶葡萄气孔频度在蓝光、16 h·d-1下最高,而贝达试管苗气孔频度在蓝红光和24 h·d-1下最高。红光、蓝光和蓝红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8 h·d-1较其他三种光周期叶绿合成能力差,且光质与光周期效应也因基因型存在差异SOD活性均在蓝光下最高,红光下最低。贝达试管苗在8 h·d-1下最高,24 h·d-1下最低,变叶葡萄试管苗则在16 h·d-1下最高,12 h·d-1下最低。试管苗的PPO、POD与CAT活性强弱均为:24h.d-1>16 h.d-1>12 h.d-1>8 h.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