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用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复合体,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等。长期以来,人们非常注重农地的经济生产价值,而对农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不足,尤其社会价值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日益减少,农地的社会价值愈显重要,而我国在农地社会价值研究方面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农地社会价值理论和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迫切需要对农地社会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土地整理不仅增加农地面积、提高农地质量,同时缓解了人地矛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地块合并、规则化整理、产权调整和重分配等措施,造成农地社会价值变化。进行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价与变化研究,对科学合理地评价农地社会价值、完善农地价值理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完善土地整理理论以及未来土地整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采用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对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价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农地社会价值及土地整理对其影响:深入研究农地的社会功能,初步提出农地社会价值的内涵,包括农地社会保障价值、社会安全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并研究土地整理活动对农地社会价值产生的影响。(2)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价方法,提出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农地社会功能评价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以评价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为目的,对影响农地社会价值的各因素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同时比较整理前后农地社会价值变化;农地社会功能评价法是分别对农地社会价值的三个方面进行货币化,利用产权倍数法测算土地整理前后农地社会保障价值,利用替代市场法测算土地整理前后农地社会安全价值,利用比值法测算土地整理前后农地人文景观价值,三者加和得到整理前后农地社会价值,并比较变化。(3)莱芜里辛土地整理项目农地社会价值评价:分别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农地社会功能评价法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整理前农地社会价值为4553144.67分,整理后为5560957.36分,整理后农地总社会价值比整理前增加了1007812.69分,整理后农地社会价值是整理前的1.22倍。采用农地社会功能评价法,整理前农地社会保障价值、社会安全价值、人文景观价值和农地总社会价值分别为6152.29万元、8304.36万元、3994.39万元和18451.04万元,整理后分别为8561.84万元、8806.44万元、4814.62万元和22182.90万元,整理后农地总社会价值比整理前增加了3731.86万元。整理后农地社会价值是整理前的1.20倍。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变化系数比较相近,说明两种方法评价农地社会价值比较合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理不仅提高了农地生产力、增加了农地面积等,而且提高了农地的社会价值。(4)措施与建议:根据农地社会价值理论分析及研究区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价结果,提出我国农地社会价值评价及土地整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土地整理农地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整理中提高农地社会安全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适度提高安置补助费标准以及推动土地整理群众参与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