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来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跨国银行的成长主要是以并购来完成的,很多银行都把海外并购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2006-2007年问,中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开展海外并购活动。那么银行海外并购是否能提升自身绩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银行业并购绩效优劣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可谓众说纷纭。因此,对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海外并购的相关概念,回顾了海外并购的主要理论,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银行并购绩效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银行并购绩效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内外部动因。   本文的实证部分,是以民生银行为样本,采用会计指标法,根据样本银行海外并购前后几年的财务指标,通过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银行海外并购绩效评估模型,对样本银行的整体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使得样本银行的绩效相对于并购前得到了迅速而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银行海外并购中要注意的问题,并为银行提高海外并购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企业、政府多元化的R&D投入格局,R&D投入总量与强度显著提升,但参照国际经验,我国的R&D强度明显偏低,R&D投入来源结构似乎合理,但可能是“低水平均衡陷阱”。企业作为R&D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受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政府R&D仍扮演着重
当人类步入21世纪,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环境污染的良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手段尤其是环境税的开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环境税也因此深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