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常用的促排卵方案是通过应用大量的激素对卵巢进行刺激而获得成熟卵子进而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然而,大剂量的使用激素同时带来了弊端,如促性腺激素反复刺激,提高卵巢过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尤其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患者来说,发生OHSS的几率相对更高。同时,对卵巢的反复刺激可能会增加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如果可以跳过使用大量激素进行卵巢刺激这一环节,直接利用不成熟卵子,那么将会使患者获得更加安全和简单的IVF治疗。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技术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提供了新的选择。IVM是指从卵巢上的小卵泡中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经过适宜的条件进行成熟培养,使其发育成熟并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通常所说的 IVM技术是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再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其临床意义主要在于:避免超促排卵带来的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这对于PCOS患者尤其重要;减少刺激周期间促性腺激素对其靶器官或组织(如子宫内膜、卵巢和乳房等)产生的不良影响;节省医药花费和治疗时间;帮助解决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后卵母细胞的成熟问题,以及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应用问题(Dal Canto,Mignini Renzini et al.2006);用于为卵巢去势患者保存生育力和建立 “卵母细胞库”(Grynberg,El Hachem et al.2013),未成熟卵母细胞的获取可以在月经周期的任意阶段进行(Fadini,Mignini Renzini et al.2013),可以防止促排卵过程拖延时间影响患者本身疾病的治疗,更适用于激素敏感性肿瘤患者(Combelles and Chateau2012);为有关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的研究建立体外模式。 卵母细胞发育至成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卵细胞的成熟包括细胞核的成熟、细胞质的成熟。其各细胞元件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不能同步成熟的问题,由于IVM得到的卵母细胞核质发育不同步,得到的已经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在细胞质方面还没有做好受精的充分准备。冷冻对处于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母细胞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染色体被包裹在核膜内,而且尚未形成纺锤体结构,这些都是相对于成熟卵母细胞来说,未成熟卵母细胞更能耐受冷冻保存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复苏后体外培养方案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困难,研究提示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后仍能排出第一极体(胞核成熟),但是胞质成熟能力可能(如纺锤体的形成)受损,从而影响以后的受精和进一步发育能力(Li,Feng et al.2006)。 第一部分体外成熟培养及玻璃化冷冻对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及染色体分布的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成熟阶段(GV/MI期或MII期)玻璃化冷冻后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分布情况,推测最佳的冷冻卵母细胞阶段,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未成熟卵母细胞。 材料与方法: 将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三组:IVM组、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组及冷冻成熟卵母细胞组,并以体内成熟卵母细胞为对照组,对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培养,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纺锤体和染色体免疫荧光染色,统计复苏存活率、纺锤体及染色体正常形态率。 结果: 1.未成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的复苏存活率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MII)(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组 vs冷冻成熟卵母细胞组:77.4% vs85.1%,P=0.832)无统计学差异; 2.经玻璃化冷冻复苏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与新鲜未成熟卵母细胞相比,体外培养成熟率显著下降(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组vs冷冻成熟卵母细胞组:47.4%vs77.7%,P<0.05); 3.未成熟卵母细胞行冷冻复苏后再体外培养成熟得到的 MII期卵母细胞正常纺锤体和染色体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成熟卵母细胞先培养成熟再冷冻复苏存活的MII(冷冻成熟卵母细胞组vs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组:20.6% vs9.7%,P<0.05),且两者都显著低于新鲜IVM-MII及体内成熟的MII期卵母细胞(IVM组vs对照组:55.1%vs76.3%)(P<0.05)。 结论: 1.玻璃化冷冻处理可降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成熟率; 2.相较于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得到的MII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的正常率明显降低; 3.对未成熟卵母细胞先经体外培养成为成熟卵母细胞再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可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第二部分体外成熟培养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研究目的: 观察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IVM)处理后其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探讨体外成熟培养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取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得到成熟卵母细胞后用同种属雄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并培养至囊胚期,以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为对照。观察对比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等,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成熟率为77.0%。 2.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得到的成熟卵母细胞(IVM-MII)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VM-MII组vs对照组:39.5%vs76.3%,P<0.05)。 3.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得到的成熟卵母细胞(IVM-MII)卵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VM-MII组vs对照组:37.8%vs89.3%,P<0.05)。 4.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得到的成熟卵母细胞(IVM-MII)囊胚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VM-MII组vs对照组:4.5%vs8.2%,P<0.05)。 结论: 体外成熟培养得到的MII期卵母细胞受精能力及胚胎发育潜能均低于体内成熟的MII期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