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法律风险,这很正常,可怕的是企业存在致命的法律风险还无动于衷,法律观念有失偏颇,体现为法律无用论;防范管理控制法律风险的意识依然淡薄,依法经营的意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甚至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规避法律;企业法治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思想纳入企业的文化体系。合同是企业经济运行、内部控制以及对外往来的基础形式,探讨合同法律风险与控制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保障企业基业长青,就必须有效的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或者避免法律风险,控制或减少企业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法律风险意识,在经营过程中时刻以法律的思维来约束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其次要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将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同时,还要大力推行法治建设,将法律风险管理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本文重点讨论法律风险中与企业经营最密切相关的合同法律风险。合同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内对外交往联系最重要的媒介形式,其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尝试从管理、法律及会计不同视角跨学科的进行研究,以合同履行时间为线索,剖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中、合同终止后常见的法律风险、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防范和控制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2011年3月10日,在今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人们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同时为企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使企业有法可依,剩下的工作就是企业如何做到有法必依,进一步强化法律风险意识,改善经营环境,保障企业健康、稳定、持久、有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