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运输线路不断延伸,交通运输网持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运输市场仍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交通运输业征收营业税有重复征税、税收负担重的弊端,这些严重阻碍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成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2012年1月1日,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在上海拉开帷幕。试点改革以来成效明显,基本达到了结构性减税的目标。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在全国推行,此次改革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介绍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背景,论述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必要性,阐述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进程,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归集;其次以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四省市为例,分析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影响、改革的成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关政策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阐述,指出了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介绍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运行的依据。首先,分析了在交通运输业进行改革原因和意义;其次,阐述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改革进程;再次,以《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文件为基础,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税法依据进行归集。第三部分分析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运行的影响,是本文的重点。由于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第三阶段的改革刚开始不久,所能获得的数据有限,因此这部分主要是以第二阶段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本章主要从政策的实施对税收收入、相关企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总结了政策运行的成效:一是完善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政策惠及上下游企业;二是消除了部分重复征税现象,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企业的分工,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增强了企业的税收管理意识,提高了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其次分析了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税制设计方面的、税收征管方面的,还有政策优惠方面的。第五部分提出完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第四部分分析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包括增值税制度设计的改进、税收征管方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