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母婴护理员的职业认知和工作角色等基础上,针对母婴护理员队伍现状,探讨构建科学的、系统的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以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推进母婴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化发展,为家庭母婴护理服务和培训机构提供有效指导,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依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结果,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对母婴护理员、家庭母婴护理服务机构管理者和产妇三类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从而初步构建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各项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标准中各指标进行专家意见征询,最终形成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体系,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专家意见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进行计算,验证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结果:1.通过对母婴护理员、家庭母婴护理服务机构管理者和产妇共14名三类人员的半结构式访谈:(1)明确了母婴护理员的职业认知:高级家政服务业人员和护理辅助专业人员;(2)定位了母婴护理员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协调者和管理者;(3)知悉了母婴护理员的工作范围。2.按照通用职业标准框架初步编制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并按照难度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五、四、三、二级四个职业级别。根据初步编制的标准体系选取了母婴护理教学、科研、家庭母婴护理管理和行政卫生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15名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3.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指标筛选标准为指标重要性均数大于3.5,变异系数小于25%,专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好,构建的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联合构建的《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体系是科学、合理、可靠的;可为母婴护理员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为母婴护理员明确自身发展要求,阶梯式成长提供目标性指导意见;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母婴护理员资格认证、规范培训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