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是世界交通领域面对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在电动汽车用大型动力蓄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越,最具发展潜力,但安全性仍然制约其广泛应用,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短路、高温、针刺等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决定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评价,也是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相关研究工作的重点。本论文重点研究极端使用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论文以某国产100A·h大容量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试验掌握锰酸锂电池的基本工作特性,结合红外热成像等手段,通过安全性测试掌握锰酸锂电池在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具体现象与重要参数变化,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模型、热模型、热失控模型和网格模型,使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分析软件COMSOL,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短路、高温和针刺条件下的内部反应机理,计算电池温度场和电学特性的变化,讨论电池副反应的影响、热失控的原因和热安全的保障条件,进而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制造、使用提供指导。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三维电热耦合模型在上述四种极端条件下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工作表明,锂离子电池过充电过程的主要安全隐患是副反应,在使用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过充电相关副反应引起的热失控。外部短路是一种典型电池滥用情形,短路过程电流大、时间短、热冲击强烈,是重大安全隐患。高温加热过程中的电池副反应是导致电池失效直至热失控的主要原因,加热试验过程中电池的热失控原因主要与副反应中的负极与电解液的反应相关。要避免电池处于100℃以上的高温环境,过高的环境温度容易使电池的有机电解液气化,从而导致电池迅速失效。电池被针刺的过程中,正极集流体铝与负极集流体铜连接是主导电池针刺过程的反应。研究工作对于电池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受电池设计、材料、结构、制造、使用等诸多因素影响,优化电池结构、精选电池材料、改善制造工艺、增加保护措施等办法都能减少电池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电池结构与材料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抗过充电、耐高温能力,通过监控或增加保护装置能有效避免短路、过充电的发生。对锂离子电池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分析,能够帮助提高电池设计效率、降低电池开发成本、保障使用安全。研究工作中对电池副反应的分析与建模,采用分类解耦方法对锂离子电池针刺过程中内部生热因素开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独创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花样游泳运动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随之增高。本文通过对花样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训练进行研究,从专项视角出发,探讨和分析训练内容、训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表阿霉素局部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1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3~79岁,平
目的:优选中药临床经验方宫康舒胶囊的最佳提取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L9(34)以大黄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宫康舒胶囊制备过程中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
<正>玛沁县位于青海省境内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的山原、河谷地带。全县有藏、汉、回、蒙等民族,藏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玛沁县有格鲁、宁玛等多种派系的藏传佛教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中医证候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及差异。方法:收集215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辨证,并对不同分期证候及症状的分布进行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Cu、Zn、Fe、MT含量及脑组织Aβ含量,并探讨MT、Aβ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硫酸铜1
电热丝正广泛应用于电炉、消毒柜、微波炉、热水器等各种需要电加热的电器设备上,大部分为铁铬铝电阻丝。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绝缘性能,我们应广东某公司邀请,对其生产的直
201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中非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
随着国内外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增多,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也变得多样化.笔者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与试验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研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神经内科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