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在浣花溪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横流的大时代,璀璨夺目的文化精髓催生出了不同的城市建设,然而大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建设趋于相似,地方精神被淹没,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融入地方文化精髓,以求获得地方特色,保持地方人文精神。缘于此,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研究探讨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园林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四川自古就是中国西南方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枢纽,并向周围辐射,联动西南,实现西部和谐发展。而巴蜀文化作为四川地区发展的精神支柱,从古至今,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成都平原这片沃土,并影响着四川地区以及重庆地区的园林建设。浣花溪公园作为成都当代园林建设的典范之一,较好地阐释了巴蜀文化,不论从设计手法、风格定位还是景观元素的表达都有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本文以浣花溪公园为例,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以公园风格、布局、设计思想及建筑、山石水体、道路、植物、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为切入点,对公园进行全面分析解读,指出成功之处并提出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策略。另外,对巴蜀文化及其它地方文化在绿地建设中的应用拓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地方文化在未来发展、继承中有些许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浣花溪公园的多次深入调研,发现设计师在浣花溪公园的规划设计中提炼应用了大量巴蜀文化符号,如名人雕塑、名人诗句、乡土树木、乡土石材等,使整个公园气氛具有巴蜀园林遗风,不愧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园林作品。2.在研究本案例时发现,浣花溪公园在表达地方文化时与其他地方园林建设作品有一个通病,即表达地方文化时,过于依靠地方文化符号,而忽略了地方精神实质的表达,比如,在浣花溪公园的营造中,占公园大比例的植物造景没有起到灵魂作用,而这恰恰是巴蜀古典园林的精髓之一。3.浣花溪公园北靠杜甫草堂,东北接四川省博物馆,从整体景观效果上看,似乎三者同属一个作品,致使整个公园沐浴在一个浓厚的巴蜀文化氛围中。因此,周围环境的营造对于地方文化的表达是一个有效实用途径。
其他文献
<正> 东晋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流传至今的诗有一百二十余首,其中大部分是以歌咏田园农事生活为题材的田园诗。在谈玄悟禅、模山范水盛极一时的晋宋诗坛上,他的田园诗卓立不群、
结果显示,实验8周末对照组动物全部形成肝硬化,肝胶原蛋白含量升高,纤维连接蛋白及层粘连蛋白量从2周起逐渐增加,8周末最明显,结蛋白阳性细胞2至6周增加,8周末减少,显示已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目的检测紫杉醇药物降解材料[PLLA(左旋丙素酯)与PGA(聚乙交酯)聚合物二者的比例为9∶1]促进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方法将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37℃、5%CO2条件下培养。其中
与传统旅游业相比,生态旅游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野外调查、专家访谈与层次分析,对公园生态旅游资
本研究以海螺沟国家冰川森林公园为例,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海螺沟国家冰川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市场及开发现状等。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受着滞胀危机,一方面失业率上升,影响了人民生活;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影响到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美国的世界霸权受到冲击,这种情况使得美国人
<正>Highlights of Multi-Ethnic Cultural Patterns——A Colorful Panorama of Present Day China A COLORFUL PANORAMA OF PRESENT DAY CHINA Chinese ethnic films in th
期刊
red
土耳其位于亚欧交界处,独特的地缘、血缘和历史让它与欧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九世纪的欧洲蓬勃发展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腐败无力,但经过十八世纪的一系列欧洲化改革,土耳其
为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因此对“互助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实践方式及实践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模式的国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新生患儿,均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对症性的围术期并观察其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