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建设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总体失衡、人地矛盾等问题的产生,实质是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所导致伦理价值的缺失。长期以来,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理论界,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停留在“经济中心”的层面。因此对城镇化建设的价值性考察更多基于经济价值的视角,其结果是经济价值的单方面解读往往显得单薄,而问题又愈发突出,因此从伦理学这一视角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伦理价值的视角展开,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伦理价值缺失的表征和原因,并提出我国城镇化建设伦理价值构建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构建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城镇化建设伦理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界定城镇化和伦理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城镇化伦理价值进行一个总体考察,构建基于“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考察维度。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建设进行阶段性梳理,展示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文章第三部分从城镇化建设伦理价值的四个维度考察我国城镇化建设伦理价值缺失的具体表征,并剖析原因。文章最后一部分尝试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伦理价值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构建,并提出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期通过伦理视域的解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和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