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闽南乌龙茶为原料,以传统杀青和传统烘焙为对照,系统探讨乌龙茶的电磁杀青技术、乌龙茶微波烘焙、远红外烘焙、微波远红外组合烘焙(以下简称组合烘焙)技术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筛选电磁杀青与组合烘焙技术的最佳参数,以期在乌龙茶生茶加工中应用。结果如下:(1)按传统工艺加工乌龙茶,本论文对电磁杀青处理、传统杀青处理的茶样进行了主要生化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电磁杀青加工的乌龙茶,相比传统杀青茶样,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水浸出物含量极显著低于传统杀青。电磁杀青的乌龙茶香气高于传统杀青,汤色更清澈较黄绿,综合品质高于传统杀青。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参数筛选,本论文得出电磁杀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杀青温度280℃,转速26r/min,时间3′40″,投叶量2kg。(2)按传统工艺加工乌龙茶,本论文根据对传统烘焙、微波烘焙、远红外烘焙、组合烘焙处理的茶样的主要生化指标分析和感官审评进行参数筛选。结果得出:微波烘焙以9号处理参数(70℃,3h)的品质最佳。远红外烘焙以7号处理参数(100℃,1h)的品质最佳。组合烘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烘焙叶温60℃,微波烘焙时间2h,远红外烘焙叶温100C,远红外烘焙时间4h。本论文对不同烘焙技术按较好参数烘焙处理的茶样进行了主要生化成份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烘焙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与其它烘焙达到极显著差异。组合烘焙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与其它烘焙达到极显著差异。微波烘焙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与其他烘焙达到显著差异。微波烘焙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与其它烘焙达到极显著差异。感官审评综合排名依次是组合烘焙、传统烘焙、远红外烘焙、微波烘焙。组合烘焙香气和滋味均较突出。本论文对组合烘焙后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茶汤明度L*值与茶叶外形、滋味、汤色、叶底、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色度a*、b*与感官审评结果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L*、a*、b*值均与香气无显著相关。(3)本论文对不同加热处理茶样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电磁杀青的茶样香气高于传统杀青,其主要香气成分有茉莉酮(14.52%)、香叶醇(11.57%)、水杨酸甲酯(10.77%)、绿叶烷(6.60%)、顺式-β-法尼烯(6.32%)、4-己烯-1-基酯-丙酸(6.18%)、β-环柠檬醛(4.36%)、4-己烯-1-基酯-丁酸(4.13%)、己酸己酯(3.6]%)、β-紫罗兰酮(3.50%)。不同烘焙方式对香气成分的影响,组合烘焙香气较突出,其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其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角鲨烯(28.59%)、苯乙腈(10.87%)、α-法呢烯(10.05%)、茉莉酮(6.51%)、水杨酸丙酯(4.74%)、水杨酸甲酯(4.51%)、2,3-辛二酮(4.25%)、β-紫罗兰酮(3.85%)、己酸己酯(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