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家凡一平,原名樊一平。凡一平的小说创作始于1983年,90年代后他的小说创作不断涌现。1995年以来出版的长篇小说有《跪下》、《变性人手记》、《顺口溜》、《老枪》,中短篇作品集有《浑身是戏》、《寻枪·跪下》、《理发师》、《撒谎的村庄》、《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凡一平卷》。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关于凡一平小说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远远不及同年代同时期其他作家的研究成果,因此也使得作家的小说创作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凡一平在积极创作小说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言说了自己对人性的探寻与质疑。作家在小说中通过塑造一大批复杂而又个性的人物形象展示了自己丰富而自由的内心世界,不断重新表达着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对生命的不断追求。他崇尚“故事主义”,笃信“故事主义”的魔力,通过高超的叙事策略完成了小说的艺术创作,成就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前人的研究对凡一平的生平及创作线索做出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本论文正是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凡一平各类题材的小说作品为研究文本,试图对这样一位在广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的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考察,力图把握凡一平小说创作的独特。论文主体部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凡一平笔下塑造的复杂而又个性的人物形象,说明作家描写纠结在权欲、情欲、金钱漩涡中的人的复杂性特点,同时关注那些充满身份焦虑感的灰色人的独特魅力所在;第二章论述了凡一平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通过左右逢源的题材选择与虚实相生、疏密结合的文本结构两方面来探讨,第三章主要论述凡一平小说崇尚“故事主义”的叙事策略,分别从以故事说传奇、以特定的人物关系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灵活变换的叙事视角及语言的反讽与诙谐方面来探讨凡一平小说故事演绎的精彩;第四章对其艺术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从偶然性与戏剧性带来的艺术得失及审美情趣的庸俗嫌疑两方面来探究凡一平小说在艺术价值上的所得所失,从而为今后小说的创作留下思考空间。作为广西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凡一平的小说创作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挖掘值得广西文学借鉴的宝贵经验;作为80、90年代的作家,他的小说又可以让我们看到小说可以依靠故事的力量达到一些话语更改达不到的美学救赎的希望。笔者亦希望本论文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研究者关注凡一平,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