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北京市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于“十一五”期间就被确立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仍然为北京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测度,并且构建空间截面模型,对收敛性进行分析,从而系统地探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探究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的因素,同时分析各影响因素在地理空间中的溢出效应。继而通过构建空间联立方程,进一步探析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间的交互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年收入在各区域间差距较大,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现象,产业空间自相关性不够显著,大部分区域显示出低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但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性,区域间表现出缓慢收敛的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消费、创新、借贷及公共设施因素却显示出抑制作用,表明各区域在多种要素的分配上可能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虽然区域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减弱该种负向影响,但仍不足以形成正面效应。另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影响因素溢出效应显著性不高,除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其余均为负向溢出效应,呈现出资源回流的现象,在区域间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空间滞后因子的单向影响为负,交互影响为正,并且现阶段的人力资本配置有助于削弱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北京市在经济发展、金融增长、银行借贷、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