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去病墓石刻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刻艺术珍品。这些石刻作品多取材于花岗岩石,形体较为庞大。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呈现出因势象形的表现形式。在霍去病墓石刻中写意的手法融入了道家美学的生命意识,表达了生命原态的本质。霍去病墓石刻作品中的动物造型大多数是卧姿,石刻中的每一件作品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形象和它们生活习性的个性特征来突出强调,充分表达出雕刻对象的内在力量和情感。整体造型之中包含艺术精神的群雕气势与古朴笨拙相结合的动力感。霍去病墓石刻群的造型表达了整体的审美效果,并不局限在局部细致雕刻,石刻自身艺术形式美的探索追求使其整体审美情趣得到强有力的表达。本课题试图从霍去病墓石刻艺术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它的传统造形表现特征,重新解读其传统的意义,本文将从霍去病墓石刻的造型特征,雕刻手法等方面来研究,共分四个部分来论述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征。第一部分讲述汉代石刻历史背景及兴起原因、地域分布及主要造型手法。汉代石刻作为汉文化艺术代表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在其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二部分谈的是汉代石刻艺术历史人文价值。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专家和高校教师已对“汉代石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从目前所参考的文献当中,发现这些文献都只是把汉代石刻作为一个门类来进行的研究和探讨。缺乏从艺术造型与表现形式及传统文化精神的层面去分析。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章节,具体分析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雕塑的的造型特征与雕刻技法。霍去病墓的石刻作品,生动传神,构思超凡,生机饱满。它们生态万般,作品灵趣质朴,气势磅礴,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石刻的艺术手法简练,雕凿与线条勾勒并用,匠心独具细微。并且将写实与写意双重艺术手法融合并用。霍去病墓所有的石刻作品都巧妙的运用了“因势象形”的表现手法,它们循石造型,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大部分的石刻作品仅仅是利用原有石块形态稍作雕琢,既提神造像,又保持了自然情趣,使得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得以加强。第四部分论述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是超越时代界限的一种艺术追求。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及自身的艺术道路的发展起到传承与启示作用。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发展中,汉代文化艺术创造了光辉的一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本课题也为自己的艺术道路找到可行的传承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