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去病墓石刻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刻艺术珍品。这些石刻作品多取材于花岗岩石,形体较为庞大。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呈现出因势象形的表现形式。在霍去病墓石刻中写意的手法融入了道家美学的生命意识,表达了生命原态的本质。霍去病墓石刻作品中的动物造型大多数是卧姿,石刻中的每一件作品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形象和它们生活习性的个性特征来突出强调,充分表达出雕刻对象的内在力量和情感。整体造型之中包含艺术精神的群雕气势与古朴笨拙相结合的动力感。霍去病墓石刻群的造型表达了整体的审美效果,并不局限在局部细致雕刻,石刻自身艺术形式美的探索追求使其整体审美情趣得到强有力的表达。本课题试图从霍去病墓石刻艺术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它的传统造形表现特征,重新解读其传统的意义,本文将从霍去病墓石刻的造型特征,雕刻手法等方面来研究,共分四个部分来论述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征。第一部分讲述汉代石刻历史背景及兴起原因、地域分布及主要造型手法。汉代石刻作为汉文化艺术代表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在其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二部分谈的是汉代石刻艺术历史人文价值。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专家和高校教师已对“汉代石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从目前所参考的文献当中,发现这些文献都只是把汉代石刻作为一个门类来进行的研究和探讨。缺乏从艺术造型与表现形式及传统文化精神的层面去分析。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章节,具体分析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雕塑的的造型特征与雕刻技法。霍去病墓的石刻作品,生动传神,构思超凡,生机饱满。它们生态万般,作品灵趣质朴,气势磅礴,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石刻的艺术手法简练,雕凿与线条勾勒并用,匠心独具细微。并且将写实与写意双重艺术手法融合并用。霍去病墓所有的石刻作品都巧妙的运用了“因势象形”的表现手法,它们循石造型,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大部分的石刻作品仅仅是利用原有石块形态稍作雕琢,既提神造像,又保持了自然情趣,使得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得以加强。第四部分论述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是超越时代界限的一种艺术追求。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及自身的艺术道路的发展起到传承与启示作用。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发展中,汉代文化艺术创造了光辉的一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本课题也为自己的艺术道路找到可行的传承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向纵隔扩散并致胸腔积液的CT表现、解剖通道,以及与急性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index, CTSI)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cut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非金属材料自身的性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需要进行金属化处理。经金属化处理,既可提高其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又增加导电特性,扩大使用范围。陶瓷和涤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和司法实践中执行力不足,之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并没有达到预期保护环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最关键的应该是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站在人心与力量的高度充分认识,彰显统一战线独特的作用;要站在服务大局的高度科学谋划,释放统一战线最大的
当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经营和生存发展难度越来越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组织的一个管理服务职能
网络上丰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强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支持交互式电子白
本论文工程背景为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二号矿29213工作而,主采煤层为9#煤层,工作面受断层影响断层倾角75。,断层落差约为70m,延伸850米。由于存在较大断距,断层下盘奥陶系
本文建立了硅氧烷中微量氯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硅氧烷样品使用纯水磁力搅拌萃取,萃取液经高速离心分离和纯化后进行离子色谱分析.样品中氯离子的定量限为0.012μg·g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大学生交流作为公共外交的—部分,得到了中日双方的大力支持。当代中国大学生理性的爱国态度能促进中日交往,有利于中日友好发展。然而,20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中应用喉罩的价值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15日~2017年5月15日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