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借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中亚作为西出中国的第一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不可否认,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深入发展。本文收集了2005年至2016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数额总体较小,投资波动性很大,投资领域主要是能源领域。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中亚国家投资环境不佳、能源领域的直接投资面临严重的大国竞争压力。产生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宏观层面上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中亚国家“能源立国”战略的不谋而合,微观层面上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占据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主体地位。造成中亚国家投资环境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政策变动频繁,官员贪污腐败;经济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结构长期失衡,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低下;安全上内部面临民族冲突、水资源划界等问题,外部面临严重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对中亚在能源领域的直接投资面临最主要的竞争压力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美国在中亚有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利益诉求,是中国开拓中亚能源市场的现实竞争者;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竞争事实上挤占了中国潜在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的潜在竞争者;欧盟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进口地之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中亚日益见效的援助政策使其在中亚能源市场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中国既要积极寻求对中亚直接投资的国际合作,也要做好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准备。解决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优化投资结构;二是要帮助中亚国家提升投资环境;三是要处理好大国关系,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尽管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面临困难,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渐次开展,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