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鄂中地区荆门钟祥市 L村的女儿养老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将女儿养老放回到村庄生活内部,试图对通过招婿婚姻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中地区荆门钟祥市 L村的女儿养老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将女儿养老放回到村庄生活内部,试图对通过招婿婚姻实现的女儿养老存在的前提、机制和后果进行解释。 自古以来,招婿现象就存在于一些地方社会中,但是在现代性因素的作用下,L村的招婿现象的本质已经发生改变,表现出与传统的招婿现象不一样的形式和特点。招婿婚姻的普遍流行影响着村庄的结构和村民的观念,它是实现女儿家庭养老的前提。 女儿养老得以存在有其独特的村庄结构基础。L村缺乏超越于家庭之上的结构性力量,家庭本身强调功能性需求的实现,没有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价值性追求。招婿婚姻是实现女儿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婚姻和养老存在直接的关系,招婿婚姻是确立女儿养老正式身份的仪式过程。通过招婿婚姻建立的家庭形成以女儿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代际关系实现了相对均衡。在村庄中建构起女儿养老的强大伦理,足以与传统的儿子养老相抗争。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对比儿子养老的现实,强有力的证明了女儿养老的实践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信开始成为重要的社交媒介。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实现社会关系网络的维持和拓展。随着媒介技术的开发,在社交功能之外,作为一种多媒体的微信
社会学的诞生虽然不是产生在中国,但社会学的自身发展和平台交流理应在中国。回首社会学在中国的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间既有坎坷也有欣慰。可在眺望世界社会学发展的成果时,我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互动的主要平台,尤其是微信强大的功能组合和简单操作,促使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乐此不疲的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和交流。其中的“点赞”功能由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失地农民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的背后隐藏着身份认同。本文在总结、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对消费方式和身份认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华北
本研究基于深度访谈法而深描了四十二名农民工的生活经历,进而出于研究目的将他们分为隔离、半融入、融入三种类型的身份认同群体,从而探讨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
作为国家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内地,这就促进学者对边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那么在国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边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聚焦到本土的中国边疆,东北边疆
本研究以帕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两个不同类型社区(单位社区A和新型综合式社区B)中的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探索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城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