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正在向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全身反应法恰好适应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这一需求。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以下简称TPR)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ames Asher提出,以儿童习得母语理论为基础,强调通过肢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以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呈现,将学习置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各国学者虽从理论到实践对TPR教学法都有研究,但大都集中在对其可行性问题的论证上。而对于TPR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和策略的调查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就以问题为导向对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首先借助文献法对TPR教学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合,对TPR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做了界定;其次,运用调查法和观察法对C县D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访谈及课堂观察,旨在了解教师和学生对TPR教学法的基本态度、基本认知等。再次,笔者根据调查和观察结果总结了TPR教学法在小学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导入、操练和输出三个阶段归纳出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法自身进行深度原因探析,发现:(1)学校物质和精神双层面投入不足;(2)教师观念意识与专业能力欠佳;(3)学生自身主动和团队意识薄弱;(4)教法本身存在局限性和不易把握性。最后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应性策略,如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对教师进行重组、建立教研员机制等;教师作为TPR实施主体应改变落后教学观念、主动进行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等;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最后笔者结自身的TPR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有效的TPR教学策略。